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竞赛考试 > 人文知识竞赛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0 13:59:29

[单项选择]《荀子·儒效》中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句话的修辞格是顶针
B. 这句话的修辞格层递
C. 这句话的修辞格是拈连
D. 这句话的修辞格是顶针加层递

更多"《荀子·儒效》中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根据《荀子•儒效》的记载,西周时期封了多少个国家()
A. 七十个
B. 七十一个
C. 七十二个
D. 七十三个
[简答题]“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句话出自荀子著作中的哪一篇?
[名词解释]荀子
[简答题]荀子的先祖是谁?在哪部史料中有荀子与其先祖的记载?
[简答题]在史籍中也可以看到荀子故里在新降、在临猗的说法,请问:荀子故里新绛、临猗说不成立的根据是什么?
[简答题]荀子是年五十还是年十五游学于齐?你倾向于何种说法?
[单项选择]《劝学》选自《荀子》。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为荀子和其弟子所作。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他与孟子的观点()。
A. 相同,都提倡性善论
B. 不同,荀子提倡性恶论,孟子提倡性善论
C. 不同,荀子提倡性善论,孟子提倡性恶论
D. 相同,都提倡性恶论
[判断题]荀子《劝学》中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代学习知识的人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学,当今学习知识的人是为了帮助别人而学。
[简答题]荀子一生周游列国,请说出荀子都到过哪些国家。
[简答题]史学家精研荀子的三十二篇著作后,发现有两篇文章不是出自荀子之手笔,你读《荀子》后认为是哪两篇?
[单项选择]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荀子的落脚点在于()。
A. 性相近,习相远
B. 克己复礼为仁
C. 功利主义,常顾后虑
D.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简答题]简述荀子分配概念。
[简答题]简述荀子裕民思想。
[简答题]燕王哙听从了荀子的劝告吗?燕王哙不听荀子劝告最终导致了什么?
[单项选择]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 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
B. 初中教育具有双重目标,即为升学和就业打好基础
C. 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不属于基础教育
D. 初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全民素质
[多项选择]交换机发送的BPDU数据包中有不同的计时器,对BPDU中的计时器说法正确的是:()
A. Max Age默认为200秒,如果Message Age达到Max Age,则此配置BPDU被认为已经过期
B. Hello Time默认为30秒,也即在指定端口上,配置BPDU每隔30秒发送一次
C. Forward Delay默认为15秒
D. Message Age是配置BPDU在网络中传播的生存期,随时间增长而变大
[简答题]荀子游学于哪个国家?
[简答题]简述荀子的教师论。
[单项选择]中国古代荀子认为()
A.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B. “明主治吏不治民”
C.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D. “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