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单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 )等违约责任。
A.修理
B.更换
C.重做
D.赔偿损失
[单项选择]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核心和基础。下列关于《法国民法典》的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
A. 该法典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这一立法精神
B. 该法典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
C. 该法典的影响后来传播到美洲、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
D. 该法典首次全面规定了法人制度
[多项选择]1900年德国民法典是资产阶级民法史上第一部全面规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包括以下哪几类法人制度( )。
A. 社团法人
B. 财团法人
C. 企业法人
D. 非企业法人
[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对通过网络签订的电子合同不予以认可和保护。()
A.正确
B.错误
[简答题]面试热点:“民法典”带我们走进“民法典时代”
【热点背景】
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的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
【模拟试题】
近日,民法典诞生。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对此,你怎么看?
[多选题]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正确的选项是( )
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简
称《民法典》)。《民法典》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很多人很疑惑,为啥《民法典》要叫“法典”?因为它很牛,只有高度集中化、系统化,组合搭配成体系的法律,才配叫“典”。 从前维权打官司,靠的都是一部部“散装”的民法,而《民法典》自 1954 年开始起草,到
2020 年通过,花了整整 66 年的时间,把我们之前一部部“散装”民法强势整合成一部完整的法律。《民法典》几乎可以说指导了我们人生的每一步,从胎儿出生,到物业费收缴、遗体 捐赠、离婚纠纷,再到签合同、开公司、借贷负债等等,每个行为都能在里面找到相应措 施,360°无死角罩着百姓的生活。
A.2020 年 5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表决通过
B.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将全方位指导百姓生活
C.《民法典》几乎可以说指导了我们人生的每一步
D.只有高度集中化、系统化,组合搭配成体系的法律,才配叫“典”
[单选题]用户在供电企业规定的期限内未交清电费时,应承担电费滞纳的违约责任。电费违约金从逾期之日计算至交纳日止,居民用户每日按欠费总额的( )计算
A.1‰
B.2‰
C.3‰
[单选题]用户供电企业规定的期限内未交清电费时,应承担电费滞纳的违约责任。居民用户每日电费违约金按欠费总额的()计算。
A.千分之一
B.千分之二
C.千分之三
D.千分之四
[多选题]用户在供电企业规定的期限内未交清电费时,应承担电费滞纳的违约责任,电费违约金从逾期之日起计算至交纳日止,每日电费违约金按下列()计算。
A.居民用户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千分之一计算
B.其他用户:当年欠费部分,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千分之二计算
C.其他用户:跨年度欠费部分,每日按欠费总额的千分之三计算
D.电费违约金收取总额按日累加计收,总额不足1元者按1元收取
[单选题]客户在供电企业规定的期限内未交清电费时,应承担电费滞纳的违约责任,电费违约金自逾期之日起计算至( )止。
A.月末
B.交纳日
C.交纳日前一日
D.交纳日后一日
[判断题]没有足够丰富的民商事法律实践是不可能完成《民法典》的编纂的,就算完成了,完成的《民法典》一定也会被束之高阁,不会发生什么实际的作用。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用户在供电企业规定的期限内未交清电费,应承担电费滞纳的违约责任。电费违约金从逾期之日计算至交纳日止,居民用户每日按欠费总额的( )计算。
A.1‰
B.2‰
C.3‰
D.4‰
[单项选择]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民法典是:
A. 《德国民法典》
B. 《巴伐利亚民法典》
C. 《瑞士民法典》
D. 《拿破仑法典》
[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把人身关系的民法调整,放在了比财产关系的民法调整更为优越的地位。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用户在供电企业规定的期限内未交清电费时,应承担电费滞纳的违约责任。电费违约金从逾期之日计算至交纳日止,居民用户每日按欠费总额的( )计算。
A.0.5‰
B.1‰
C.2‰
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