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简明中国古代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9 23:16:31

[名词解释]马戛尔尼访华

更多"马戛尔尼访华"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来华。清朝官员称马戛尔尼使团为“贡使”,所翻译的英王的国书有“吁请天恩”之类的文字。当时英王“吁请”的是()
A. 鸦片合法
B. 开埠通商
C. 割占香港
D. 开设工厂
[名词解释]马戛尔尼使团
[单项选择]1792年,英特使马戛尔尼来华。他曾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武器操练,福康安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福康安的话语反映出()
A. 英国有武力侵略中国的企图
B. 英国的军事武器并不先进
C. 中国封建统治者自大的心态
D. 福康安对西洋武器非常熟
[单项选择]

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中写到: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①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
②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
③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④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史学家高第这样概括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的目的:“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由此可知这场侵华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单项选择]“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法英两国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为此西方列强发动的战争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单项选择]1793年6月英王特使马戛尔尼与英公使当东,率领一只由五艘战舰700余人组成的庞大外交团队,经海上9个月的行程,终于到达了东方第一大国的门口。对马戛尔尼此行目的解读为()
A. 与清王朝签订通商协议
B. 前来与清王朝进行朝贡贸易
C. 打破大国闭关锁国政策
D. 开辟英国在大国的广阔市场
[简答题]材料一: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向清廷呈递的外交文书中要求,允许英商到宁波、舟山和天津贸易;准许英商像以前俄商,在北京设立商馆;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割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任英国人自由来往;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享受免税或减税;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不额外加征。乾隆帝在“敕谕”中答复,“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地森然,即岛屿与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又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断然拒绝了英方要求。 ——摘编自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张岂之《中国历史》第四卷等书。 材料二:1982年9月24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会见了来华访问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并同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谈话。他说,“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 一一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根据材料一,辩证分析英国的要求。清政府基于哪些理由拒绝英国的要求,并分析其影响。
[单项选择]当乾隆皇帝看到英国使团所进呈的礼物贡单中将马戛尔尼称作“钦差”后,特意下令将“钦差”统统改作“贡差”、“敬差”。乾隆帝的这一做法表明()
A. 他对英国的使臣极度不尊重
B. 他坚持传统的华夷秩序观念
C. 他非常在意英国使团的贡品
D. 他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
[单项选择]“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最能证明马戛尔尼这一推论的历史事件是()
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北伐战争
C. 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项选择]乾隆时期来华的马戛尔尼曾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导致中华帝国“破败不堪”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封建制度衰落,落后于世界潮流
B. 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驰
C.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
D. 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简答题]材料:1793年,乾隆83岁大寿,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帝以“天朝上国”自居,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简答题]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乾隆皇帝是怎样认识对外贸易的?他的理由是什么?
[单项选择]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公司是()的伏尔尼·帕尔默创办的。
A. 中国
B. 美国
C. 埃及
D. 英国
[填空题]()年,鄂尔浑回鹘汗国为黠戛斯所破,回鹘部众西迁。
[单项选择]在“夫不失人情,医家所甚亟,然戛戛乎难之矣”中,“戛戛”之义为()
A. 感叹词
B. 困难貌
C. 惊惧貌
D. 忧虑貌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