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31 21:22:47

[单项选择]李某挪用公款50万元,三个月后出于恐惧又将赃款悄悄退回单位。李某的行为属()。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更多"李某挪用公款50万元,三个月后出于恐惧又将赃款悄悄退回单位。李某的行为"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李某把三万元现金存入国内某商业银行,存期为一年,到期时李某获得了540元的税后利息。那么李某利息收入的来源()
A. 商业银行贷款收取的利息
B. 国家对储户的奖励
C. 银行利润
D. 银行的贷款准备金
[单项选择]王某非法销售警服1套给李某,李某据此冒充警察骗得10余人财产达20余万元。李某的行为构成()。
A. 非法买卖警用装备罪
B. 诈骗罪
C. 招摇撞骗罪
D.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单项选择]某公安机关于2008年3月28日(周五),告知违法嫌疑人李某拟对其行政罚款l万元,下面关于李某提出听证申请的时间说法正确的是()。
A. 听证期间届满时间为3月30日
B. 听证期间届满时间为3月31日
C. 听证期间届满时间为4月1日
D. 听证期间届满时间为4月2日
[单项选择]王某教唆李某从窗外开枪射击杀死屋内的黄某,但李某把黄某花了10多万元买来的蜡像当成黄某,开了十几枪,导致蜡像完全毁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王某和李某成立共同犯罪
B. 王某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C. 李某另外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
D. 王某和李某二人承担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但对毁坏黄某家财物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单项选择]王某把四万元现金存入国内某商业银行,存期为五年,到期时李某获得了近1万元的税后利息。那么王某利息收入的来源是()
A. 商业银行贷款收取的利息
B. 国家对储户的奖励
C. 银行利润
D. 银行的贷款准备金
[单项选择]李某眼红他人做生意赚钱,于是使用蔗糖加淀粉加工生产了几百箱假中药制剂,共分3次出售,获利30余万元。李某的行为应以()定罪。
A. 诈骗罪
B. 生产、销售假药罪
C. 非法经营罪
D.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单项选择]李某是某政府办公室主任。一日,他利用掌管库房钥匙之便,趁无人之际将单位的一台价值八万元的仪器偷走,后案发。李某的行为已构成()
A. 盗窃罪
B. 贪污罪
C. 渎职罪
D. 挪用公款(物)罪
[单项选择]

背景材料:
1998年2月,李某当选某县某镇闵楼村民委员会主任。3个月后,李某被镇党委、镇政府免去职务。李某不服,诉至法院。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四条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问题:
本案中,引发争议的行政行为是()。


A. 合法合理
B. 越权
C. 滥用职权
D. 不作为
[简答题]

李某(男)系独生子与赵某于2000年结婚,结婚后李某的父母赠给李某个人一套房屋由李某与赵某共同居住。2005年赵某父母因病去世无遗嘱,留有一套房屋,由赵某继承。2006年8月李某父亲去世,分得遗产100000元,2007年12月李某与赵某离婚。双方有一个10个月的男孩。李某主张要孩子,赵某不同意。
问:财产应如何分割?孩子归谁?法律依据是什么?


[判断题]甲县公安机关在对涉嫌强奸罪的李某进行拘传时,李某意图逃脱,民警立即对李某实施拘传,之后发现李某竟是本县政协委员,于是及时将该情况通报给本县政协组织。()
[多项选择]

李某是某单位的出纳,多年来未出现任何差错。一天,李某的朋友刘某找李某商量,如果李某单位有暂时结余不用的钱的话,可以想办法先拿出来炒股,等赚了钱后,再将本金归还给单位,这样单位既不会发现,自己又能赚钱。李某想想,正好单位有一笔资金目前尚不会马上使用。于是,李某就想办法将单位这笔钱拿出来交给刘某进行炒股。过了一段时间,刘某炒股果然赚了不少钱,并把李某从单位拿出来的钱还给了李某,还按照5:5的比例将赚来的钱分给李某。李某将从单位拿出来炒股的钱及时归还给单位。但是,最终李某的行为在审计中被发现,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A. 有利于提高会计职业道德
B. 有利于树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C. 有利于培养会计从业人员奉献社会的信念
D. 有利于培养会计人员的技能
[单项选择]李某的弟弟30多岁尚未成家,李某花钱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一个21周岁的姑娘做弟媳。3个月后,当地的公安机关前来解救该女,李某带领村民堵住警察,不让警察带走该女。李某的行为构成()。
A. 拐卖妇女罪和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B.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C. 妨害公务罪
D.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