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26 22:33:15

[单项选择]

唐初赋税实行租庸调制,中期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为()。
 


A. 前者纳税概以钱计,后者以纳粟为主
B. 前者分四季征输,后者以夏冬为征输期
C. 前者不以户口为准,后者依户课税
D. 前者与国家授田配合施行,后者仅征税不授田

更多"唐初赋税实行租庸调制,中期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为()。"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唐初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唐德宗以后改为“两税法”,两者最大的不同之处是()
A. 前者以粮纳税,后者以钱纳税
B. 前者四季都征,后者夏秋两收
C. 前者以地为准,后者以人为准
D. 前者与授田相配合,后者仅征税不授田
[单项选择]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 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 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 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单项选择]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780年实行两税法,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经济掠夺
B.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C. 确保财政收入
D. 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单项选择]西汉时期,在赋税上实行编户制度,其最大特点是()
A. 以人丁作为主要的赋税标准
B. 实行赋税与行政管理一体化
C.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严密
D. 赋税简明易行
[单项选择]春秋时期最早实行赋税改革的是()。
A. 案田而税
B. 初税亩
C. 初租禾
D. 量入修赋
[多项选择]隋朝在清查户口、保证赋税力役征调方面实行了()
A. 大索貌阅
B. 九品混通
C. 租庸调法
D. 输籍之法
[单项选择]春秋时期,齐国进行赋税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目的是()
A. 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 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 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 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单项选择]当阿克巴废除对非伊斯兰教徒征收的人头税时,中国正实行的赋税改革是()
A. 两税法
B. 一条鞭法
C. 地丁银制度
D. 租庸调制
[名词解释]赋税黄册
[单项选择]西汉前期,政府把士兵大量复员从事农业生产,并且一再降低赋税,甚至实行三十税一,这种做法集中体现了()
A. 黄老之学
B. 儒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单项选择]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是()
A. 赋税沉重导致农民逃亡,土地荒芜
B. 安史之乱造成农业生产破坏
C. 国家把大量土地分配给皇室、贵族
D. 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单项选择]唐中期以后推行两税法,明朝中后期推行一条鞭法,清朝则推行摊丁入亩制度。这三种赋税制度所反映出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演变趋势是()。
A. 封建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步得到解决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C.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日趋减轻
D.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
[单项选择]

纵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史,可知其演变的基本趋势有()
①赋税制度随土地制度的变革而演变
②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
③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向田亩为主过渡
④赋税形式由实物形式逐渐向货币形式演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项选择]清朝官员俸禄极低,一品官年俸才180两,官吏贪腐严重。雍正时实行“耗羡归公”,即征收赋税时“每两加耗羡五分”,从中提取“养廉银”,其数目远超官员正俸,督抚大吏每年可得一二万两。这说明清朝()
A. 借惩治贪腐增加官吏
B. 各级官吏的腐败已到了无可救药地步
C. 注重制度建设以澄清吏治
D. 增加俸禄是杜绝官吏贪腐的最佳途径
[简答题]烹调方法    主要原料
[简答题]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和防治。     
[单项选择]现代宪政最早产生在()。     
A. 英国
B. 美国
C. 西班牙
D. 德国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