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2 07:29:20

[单项选择]

近几年,国务院推动各级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受到民众的广泛好评和肯定,但公开的范围还有所限制。李克强说:“不光是中央部门、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部门,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全部都要公开预算。”实施“三公”经费财政预算公开()
①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制度反腐”
②可以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③便于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
④有利于强化对政府的社会监督,节约财政资金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更多"近几年,国务院推动各级政府公开“三公”经费,受"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2011年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98个中央部门要公开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截止2011年8月10日绝大部分中央部门都按要求公开了“三公”经费,“三公”经费公开既是政府部门的道德义务,又是行政义务,还是法律义务。信息公开是第一步,重建人大及公众对政府花钱的实质监督权才是终极目的。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求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


[单项选择]

在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吁下,近来国务院下属部门向社会公开其“三公”经费(公车购置费、公务招待费、出国经费)及财政拨款情况。公众关注“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算公开,体现的公民权利是()。
①了解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②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
③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权
④对公共服务的质询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省级政府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国务院上述要求是基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③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每个公民都有监督权和质询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单项选择]

全国各级政府都在网上开设“纠风之窗”。“纠风之窗”主要针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上学贵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收集群众的意见,方便群众监督。
对此,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是()。


A. 参加听证会
B. 通过检察机关进行监督
C. 直接在政府开设的网上进行举报
D. 通过网站了解政府信息
[简答题]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生:“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毒胶囊”等事件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民之所忧,我之所思”,为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国家卫生部组织和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十二五”规划》,经过社会公示,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后于2012年6月12日正式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卫生部制定并向社会公示“规划”的必要性。


[单项选择]

近几年“用工荒”让农民工持续成为焦点,往年“用工荒”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区域,随着中西部省份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工涌向这些地区,东部地区的“民工荒”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下列对东部地区“民工荒”问题出现原因的理解正确有()
①工资增长缓慢、生活成本不断提高
②国家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④“民工”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单项选择]

近几年,网络新词海量增长。像“蒜你狠”、“犀利哥”、“给力”、“秒杀”、“正能量”、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单项选择]

2013年的政府改革“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要求各级政府切实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这一要求的出发点在于()。
①弱化行政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②监督政府权力,推动政务公开
③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
④依法行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

针对“拆迁”过程中出现的“暴力拆迁”等问题,国务院制定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新条例草案中,用“搬迁”取代了“拆迁”这一概念,“拆迁”将成为历史。这体现了()。
①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我国政府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③任何公民的权利都要受到法律保护
④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单项选择]

近几年,各地开始实行“村级事务管理契约化”、“村务公决制度”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等,促进了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如果将上述事实写成新闻报道,下列题目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 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途径和方法
B. 公民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C. 公民进行民主选举的有效方式
D. 完善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单项选择]

现在许多村民要求“村务”公开,更要求“村误”公开,对于这一字之差,认识正确的有()。
①能促进村干部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实践能力
②不利于村干部树立威信,不利于村务管理
③有利于保障群众的知情权,有利于更好的实现自治
④有利于村干部找到差距,弥补不足,更好地开展工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简答题]

材料一: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生:“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毒胶囊”等事件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民之所忧,我之所思”,为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国家卫生部组织和制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经过社会公示,公开征求社会各方意见后于2012年6月12日正式实施。
材料二:帮人民打好这场“保胃战”是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职责。某市一人大代表一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他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征求市民的意见,向市人大提交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议》的议案,该提案引起了市人大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将议案转发给了市卫生局、食品质量监督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并要求立即对全市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一次集中的整治。与此同时,该人大代表还多次对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卫生部制定并向社会公示“规划”的必要性。
[单项选择]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2011年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和2012年预算情况。这一报道()。
①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②有利于推进政府的政务公开
③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体现
④会削弱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单项选择]

201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在行政审批、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等九个重点领域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该通知下发后,社会反响热烈,这是因为()。
①知情是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前提
②民主监督需要拓展多种合法的渠道
③政府接受监督才能更好的权为民所用
④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提升政府透明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