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9 20:55:11

[简答题]

材料一:江苏省政府贯彻“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把推动文化产业作为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坚持政府主导,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强调,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从《政治生活》角度思考,江苏省委要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的依据。

更多"材料一:江苏省政府贯彻“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把推动文化"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材料一:江苏省政府贯彻“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把推动文化产业作为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坚持政府主导,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作报告强调,全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把增加收入作为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者收入,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坚决兑现对全省人民的承诺。

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振兴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切实履行好哪些职能?
[单项选择]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将实现文化强省的跨越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人”是文化的最高境界。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
A. 最大限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B. 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
C. 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提升文化竞争力
[单项选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论断是基于()
A. 文化发展是经济繁荣的基础
B.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 文化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D. 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单项选择]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努力打造文化产业名片,提升城市文化魅力。这表明()
A. 深圳市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
B. 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
C.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D. 我国文化消费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消费方式
[单项选择]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到GDP的约1/5。这说明()。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力成为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各国政治分歧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简答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当前实现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抓手。为此,某省在文化产业的总体布局中着力于整个产业动作框架的构建,在具体的内容建设上,不但集文化资源的保护、开放、利用于一体,还尤其重视开发利用具有本省特色优势的文化资源。在当前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努力克服目光短浅、粗放经营、盲目照搬、低效重复、零散分割、闲置浪费、难成品牌等问题,促进了资源效应的有效释放。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分析材料中该省发展文化产业措施的合理性。(12分)
[多项选择]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
A. 体育
B. 科技
C. 信息
D. 旅游
[单项选择]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文化人”是文化的最高境界。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
A. 最大限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B.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发挥优秀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 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 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提升文化竞争力
[简答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规范文化市场,维护文化安全。根据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单项选择]目前,如何通过文化创新,使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面,是我们需要解决的课题。这说明文化创新是()
A.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B. 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C. 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
D. 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单项选择]“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将文化产业发展放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表明()。
A. 政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
B. 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 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D. 政府是国家发展规划的决定者
[简答题]材料一: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将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2011年5月出台“十二五”正式规划。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是搬告,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2010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这要求我们深刻把握经济发展运行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结合材料一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简答题]

2011年7月28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浙江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浙江“十二五”将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影视服务、新闻出版等八大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依托深厚水乡文化积淀的浙北文化产业带、依托商贸流通以及东阳横店影视的浙中文化产业带、依托沿海独特海洋文化底蕴的浙东海洋文化产业带、依托生态休闲旅游资源的渐西生态文化产业带;同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快推动文化“走出去”,利用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浙江文化品牌,大力提升浙江文化形象,推动浙江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积极地推动浙江文化走向世界?
(2)结合材料说明在《纲要》中浙江省是如何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来指导文化建设的?


[简答题]

材料一:2010年10月,全国人大将审议“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2011年5月将出台“十二五”正式规划。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更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唯GDP论”的发展思路已难以为继。在“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与官员的政绩紧密挂钩,“十二五”规划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以实践、人民、历史三把尺子为标准,把着力点转向利长远、打基础、促民生的工作,正在逐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过程。
[简答题]

材料一、为促进宝鸡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邀请部分参与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部门领导、规划起草人员和专家学者就我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有关问题献计支招,会议认为,到“十二五”末,要努力做到:把宝鸡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城市,加快特大城市建设步伐,通过实施创业富民战略等多种方式,提高居民收入等。
材料二、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成功闭幕。184天里,世界在这里浓缩,东方与西方交流,人文与科技融合,历史与未来辉映。回首上海世博会,我们为其弘扬的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所激励。文化,让世博更精彩。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世博会上的展馆,更是体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我国举办世博会的文化价值进行解读。
[简答题]

材料一:“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继续深化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电力资源关系国计民生,是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关键领域。围绕政府的电价政策,几位人大代表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什么都在涨,老百姓不容易,不能通过阶梯电价变相涨价”;
“电价不合理,电力企业不能老赔钱,该涨就得涨”;
“中央鼓励实体经济发展,我主张对实体经济实行优惠电价”;
……
材料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可供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在实践中,人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应生产节电产品,使用清洁能源,满足社会需要;作为负责任的消费者,应购买节电产品,消费清洁能源,践行环保理念。
材料三:《科学》杂志评选出的“2011年度十大重要科学突破”表明,在过去的一年里,人类在艾滋病研究、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捕捉光合蛋白、消除衰老细胞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学突破。

每一项重要科学突破都是经过长期的不断努力才最终实现的。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什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