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19 00:06:21

[单项选择]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A.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
B. 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
C.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更多"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A.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
B. 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
C.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D.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单项选择]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A. 逐渐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 促进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 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 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单项选择]1923年12月1日,陈独秀在《前锋》杂志上撰文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阶级固然一体幼稚,然而资产阶级的力量究竟比农民集中,比工人雄厚”。这一认识()
A. 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 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
D. 科学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
[单项选择]“中国最近50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斗争史,社会主义为首的革命势力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革命势力的斗争史。同时也是革命派与改良派斗争的历史。”以上概括侧重于()
A. 全球史观
B. 唯物史观
C. 革命史观
D. 社会史观
[单项选择]《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B. “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 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单项选择]《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A. 辛亥革命使中国完成了近代化的任务
B. 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C. 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
D. 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名词解释]陈独秀
[简答题]【材料一】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材料一、二依据不同史观建构的中国近代史主线分别是什么?
[单项选择]自17世纪起,英国殖民者开始在北美大陆上建立殖民地,他们在北美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是()殖民地。
A. 马萨诸塞
B. 弗吉尼亚
C. 马里兰
D. 佐治亚
[单项选择]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半殖民地的体现是()
A. 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单项选择]1840年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半殖民地的主要体现是()
A. 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破坏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单项选择]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B. 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 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 儒学对秩序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