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16 21:11:47

[单项选择]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小岗村农户做出分田到户和重新走上合作经济道路的两次重大决策都促进了当代经济发展。这说明正确的决策()
①有利于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发展②符合客观条件发展变化的要求
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④创造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更多"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1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单项选择]1978年12月,安微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分田到户”,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单项选择]“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哲学道理是()
A. 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单项选择]“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B.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单项选择]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A. 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 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D. 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单项选择]2009年11月6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农民的贴心人沈浩因劳累过度悄然离世1978年初冬,小岗村十八条好汉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按下了红手印,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三十多年的农村改革,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这些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
A. 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B. 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C. 直接创造精神财富
D. 是劳动群众的主体部分
[单项选择]1978年小岗村的18户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选了第一个村委会,创办了第一批乡办企业被称为三大创举。这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
A. 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B.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社会变革的创造者
D.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单项选择]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作出在当时有坐牢危险的大胆决定:“分田单干,包产到户”,可让他们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冒险尝试却在无意间史诗般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他们开创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先河,这一伟大创举说明()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单项选择]

沈浩是安徽省小岗村党支部书记,他在小岗村的6年,是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最显著的6年,也是他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6年。这说明()。
①一个人为社会创造的物质财富越多,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②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③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个人才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简答题]“无声的会议”和“不讲话的现场会”——改革之初小岗村人的风险决策1978年冬,当“史无前例”的那场运动结束两年多,党的工作还在“两个凡是”指导思想下徘徊的时候,尽管在这一历史的转折关头由《光明日报》发起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打破了思想僵化,但经济改革的行动还在坚冰冻土下缓缓涌动。这一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这个全县最穷的村子,夏收之后每个劳动力分到3.5公斤麦子。据说小岗村18户人,只有两户没讨过饭,一户是当教师的李学桐,每年大约有几个零用钱可勉强度日,一户是在县银行工作的严宝才,由于吃的是公家饭,微薄工资在那个年代完全可以养家糊口。区区3.5公斤麦子,再加上微不足道的一点秋粮何以活命?小岗村当时并不出名,但“凤阳花鼓”却是尽人皆知的。“左手锣,右手鼓,打起那锣鼓唱一路。人家的丈夫作威又作福,我家的丈夫只会打花鼓„„”这年秋天,严俊昌当上了队长。这个倔犟的汉子几经琢磨,在冬末的一个晚上硬是把18个户主集中在家里,开了个“无声的会议”。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一张条子:“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们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18岁。”就是这么一张条子,标点符号是后加上的。错别字不少,在18个人手中传来传去,不识字的就由别人在耳朵边悄悄嘀咕一番。满屋子里,除了十几个旱烟袋吧嗒吧嗒地冒烟儿,再没有别的声响。最后,严旗顺这个全村德高望重的老汉第一个在条子上摁了手印,大家随即仿效。把个白纸条上摁了红红的一片。就这样,大包干誓言在严俊昌主持下秘密诞生了。小岗村人为了保命,偷偷地将土地包产到户,这个秘密并没有维持多久。当时村里许多人为严俊昌捏着一把汗,担心这样下去会犯事;周围的村民也很快发现小岗人干活尽是一家一户,他们莫不是分田了?终于纸包不住火,小岗村一下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引得各级领导都跑来了。由于历史原因,领导们态度自然形成了四种情况:一种是不打招呼,看完了就走人;一种是也看了,也听了,临走时靠眼神说话,使足劲同严俊昌握手告别;再下来的不是公开支持便是非常恼怒,当时公社书记一气之下,把给小岗村的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也给扣下了。县`地区和省里不少领导均以不同方式支持了大包干,默认便是一种最好的支持。不过他们感到忐忑不安的是,一旦老天不帮忙,收成不及上年,大包干
[单项选择]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A. 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C. 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D. 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单项选择]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从中同学们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A.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简答题]

2009年11月6日,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在小岗村工作期间,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推进发展,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在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加快小岗发展上作了大量工作,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拥护。
2010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

2009年11月6日,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在小岗村工作期间,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推进发展,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在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加快小岗发展上作了大量工作,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拥护。
2010年1月1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追授沈浩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截图扫码使用小程序[完全免费查看答案]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