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9 23:24:50

[单项选择]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更多"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单项选择]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B. 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 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D. 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单项选择]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单项选择]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载:“他们是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是指()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单项选择]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可以拿哥伦布和宇航员进行比较,前者抵达圣萨尔瓦多,打破了地方间彼比隔绝的束缚,后者登上月球,打破了行星间彼此隔绝的束缚……在哥伦布远航抢险之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材料表明()
A. 1500年以前地方彼此隔绝
B. 行星之间联系日益密切
C.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人类历史进程
D. 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单项选择]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写道:“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的开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单项选择]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名词解释]通史
[单项选择]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的教义(注;成为主导的统治思想)。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A. 儒家学说与法家学说的主张基本相同
B. 儒家学说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儒家学说推崇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儒家学说接受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单项选择]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载:“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孔子学说强调的是礼仪、顺从和社会责任,而……学说则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的伟大模式。”省略号处应是()
A. 道家
B. 法家
C. 墨家
D. 阴阳家
[单项选择]《全球通史》上说欧洲“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这些革命早些时候曾赋予它向全世界扩张并征服巨大的殖民帝国的力量、动力和知识。”“这些革命”开始向世界其它地区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是开始于()。
A. 14、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B. 15世纪开始的早期殖民扩张
C.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
D.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单项选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作者在说明世界贸易问题时选择1763年的理由可能是()
A. 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 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
C.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D.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著名的《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分析“希腊的奇迹”时提出了两点解释:希腊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易于吸收东方文化的成果;城邦的出现并持久地存在,是促成希腊人取得非凡成就的第二个要素。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更明确地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和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柏雷在其名著《思想自由史》中说:“希腊最幸运的,就是没有《圣经》。没有《圣经》这件事,就是他们自由的表现,也是他们能得到自由的重要条件。”
——张广智《民主政治、理性观念与中庸之道——试析古希腊人的“思想自由”说》
材料二
“人文精神”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一是“文”。在“人”的方面,它把“人”视为终极关怀的目标,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承认人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在“文”的方面,它承认人的理性,追求完善的道德和理想的人格,重视教化的作用,重视“自由艺术”的功能以提高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至于"科学精神",我认为,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是它的思维方式。爱因斯坦说,近代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成就为基础的:一是以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二是文艺复兴时期证实的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的重要结论。可以说,逻辑原则和实验原则是近代科学思维的两个主要特征。一种思维是否具备科学性,关键在于它是否具备这两个特点。……在近代以前,“人义精神”与“科学精神”本为一而二、二而一不分彼此的同胞体。科学思维与“人文精神”关系的历史可以为证。
——张绪山《西方人文精神传统与近代科学思维》
材料三
“凡为一个人的理性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即使受到当权者或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一切都要放到理性的审判台前加以考察。”
“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

[单项选择]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到:“苏格拉底发展了一套辩证科学……这套科学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相对主义造成了个人放纵和道德破坏
B.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
C. 智者学派的思想不能指导个人行为
D. 智者学派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单项选择]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的《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周以后的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尽管偶尔也有失误,却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王朝被推翻时才告终。这里的“帝国结构”的核心部分应该是()
A. 郡县制
B. 法家思想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 秦律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