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高中历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03 00:35:26

[单项选择]柳宗元的《封建论》曾提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下列对于秦郡县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B.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C. 秦朝灭亡是因为实行了郡县制
D. 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更多"柳宗元的《封建论》曾提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下列对"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谓知理者也。”柳宗元在《封建论》中的这段话()
A. 肯定了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B. 明确反对郡县制
C. 否定了部分人的错误看法
D. 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单项选择]在《封建论》中柳宗元认为秦国实行郡县制但很快灭亡,其根本原因在于()
A. 亟役万人
B. 暴其威刑
C. 竭其货贿
D.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单项选择]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单项选择]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 制度法令的统一
D. 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单项选择]柳宗元的《封建论》中“封建”一词指的是()
A. 分封建国制度
B. 蕃镇割据制度
C. 郡县制度
D. 分封诸侯与实行郡县并举制度
[单项选择]柳宗元的《封建论》的中心论点是()
A.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B.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C.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D.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名词解释]郡县制
[单项选择]

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单项选择]王国维《秦郡考》考证秦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秦有46郡。这里的郡是秦()
A. 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B. 地方基层行政单位
C. 地方上的选官机构
D. 地方上的监察机构
[单项选择]在《封建论》中,柳宗元从不同角度来阐述封建论的弊端,下列不属于本文运用的论述角度的是()
A. 从历史的角度,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的利弊得失。
B. 从人性的角度,论述郡县制超越人性的局限。
C. 从对比的角度,论述封建制与郡县制的差别。
D. 从考证的角度,考查了秦朝设置郡县制的过程。
[单项选择]有史学家指出:“战国的一个重大变化是逐渐用郡县制替代了分封制。”相对于分封制,郡县制()
A. 解决了贵族权力继承的矛盾
B. 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C. 削弱了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单项选择]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