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中学历史(统考)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06 22:29:20

[单项选择]1954年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过程中,有代表提出在第三条第三款中“各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应补上“也有使用的自由”。最终,宪法将其确定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主要体现了()
A.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力求创新
B. 新中国追求各民族平等
C. 新中国推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D. 我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

更多"1954年全国人大在宪法修改过程中,有代表提出在第三条第三款中“各民族"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自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至今,连续11届当选,是当选次数最多的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代表,她特别关注农业和农村问题。近年来,她先后提出了关于农村的增收减负、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议案。这说明()。
A. 人大代表的权力来自人民
B. 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国家的一切权力
C. 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代表者
D. 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简答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了什么?
[单项选择]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由此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据此回答问题。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 对人民负责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活动原则
D. 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单项选择]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正式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单项选择]为了加强文字改革工作的领导,1954年10月8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二次会议批准设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即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前身),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11月20日国务院任命()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A. 吴玉章
B. 胡愈之
C. 胡乔木
[简答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史称“54宪法”。这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面确立。现行的“82年宪法”具体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六十年,新起点。我们应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自信,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如何保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简答题]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史称“54宪法”。这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全面确立。现行的“82年宪法”具体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六十年,新起点。我们应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自信,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简要说明我们应坚定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制度自信的理由。
[单项选择]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中倡导“民族平等”,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四个方面,但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平等、尊重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平等内容则未提及。这一信息说明孙中山()
A. 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 早期民族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C. 刻意回避平均地权等经济要求
D. 具有狭隘的中外民族平等观
[名词解释]第三条道路
[单项选择]在世界各民族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人类历史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 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 亚洲封建国家的繁荣
C. 西欧新航路的开辟
D. 中国四大发明的广泛传播
[多项选择]依据“中图法”,社会科学对应语言文字为上位类,语言文字对应社会科学为下位类;语言文字对应()为上位类。
A. 文学理论
B. 语言学
C. 文化理论
D. 艺术
E. 文字学
[单项选择]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一)、(二)项,第十五条第(一)、(二)、(三)项规定情形之一,造成受害人()损害的,应当在侵权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A. 财产权
B. 生命健康权
C. 名誉权、荣誉权
D. 财产权、人身权
[单项选择]汉语言文字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通用语言,其中重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妞儿”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说明()
A.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语言文字的交融
B. 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C. 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D. 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多项选择]第三条道路主张包括()。
A. 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
B. 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
C. 实行的方法是走和平的改良的道路
D. 实质是新民主主义的方案
[单项选择]通常情况下,()的基本元素被概括为语言文字和非语言文字系统两大类
A. 广告表现
B. 广告创意
C. 广告图像
D. 广告形态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