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类考试 > 中学历史(统考)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3-26 22:24:43

[单项选择]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的前夜”。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B. 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
C. 黄宗羲提倡“工商皆本”
D.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更多"有学者认为,明代中国开始进入“近代社会的前夜”。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这一"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下列内容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特征的是()
A. 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
B. 人们日益追求个性的解放
C.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 股份公司成为国家经济的主体
[单项选择]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A. 15世纪前期郑和下西洋
B. 1644年清兵入关,清王朝建立
C.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D.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单项选择]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提倡民主政治
D. 推动实业救国
[单项选择]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 挽救民族危亡
B. 发展资本主义
C. 提倡民主科学
D. 推动实业救国
[单项选择]

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下列政治力量中曾属近代反封建的进步力量后又被时代进步潮流迅速“新陈代谢”的有()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②洋务派③维新派④资产阶级革命派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①②
[单项选择]认为中国近代社会与思想文化演变的框架问题表现了一种特殊的二律背反运动的学者是()。
A. 陈寅恪
B. 钱穆
C. 陈独秀
D. 胡适
[单项选择]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 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 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 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 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单项选择]

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从君主到民主”转型的开始,其主要依据包括()
①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制度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正式颁布了《临时约法》④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简答题]

材料:史学界对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
的中国社会几乎陷于停滞状态。早在18世纪,亚当·斯密就认为中国社会似乎“停滞于静
止状态”了。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1787年出版的《关于人类历史哲学的思想》中,也对当
时中国社会的状态持同样的看法,认为这个帝国的“体内血液循环已经停止,犹如冬眠的动
物一般”。而早期近代化研究者认为,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状况具有双重特点,一方面它标
志着中国传统社会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另一方面,它将明朝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从传统
向近代的转型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罗文兴《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评价材料中关于17,18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单项选择]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社会问题排在第二位的是()
A. 腐败问题
B. 贫富差距问题
C. 失业问题
D. 三农问题
[单项选择]有学者认为,传统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价值标准可以归纳为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若按这四条标准来评价下列历史事件,有可能得到完全肯定评价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单项选择]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近代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 地动仪
B. 造纸术
C. 雕版印刷术
D. 罗盘针
[简答题]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
[简答题]

材料一: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我则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文明的转型,在明中后期就已经开始。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二: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民觉醒和社会进步。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孔子是“数千年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马尚斌等编《中国近代史教程》
材料四: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材料一中“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其依据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作者裴钰为什么认为中国的近代文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的?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