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中国古代文学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3 12:56:30

[单项选择]()以下何将放出话来“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耳”?
A. 庞德
B. 许褚
C. 张郃
D. 徐晃

更多"()以下何将放出话来“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耳”?"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人皆得以隶使之
[单项选择]“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这一观点属于()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单项选择]陆九渊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其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是()
A. 唯物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
D. 客观唯心主义
[简答题]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
[单项选择]人皆有四心,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内:()
A. 恻隐之心
B. 羞耻之心
C. 是非之心
D. 谦卑之心
[简答题]

材料:人皆知重敛之为可以得财,而不知轻敛之得财愈多也。重敛则人贫,人贫则流者不归,而天下之人不来。由是,土地虽大,有荒而不耕者,虽耕之而地力有所遗。人日益困,财日益匮,是谓弃天之时,遗地之利,竭人之财……轻敛则人乐其生,人乐其生则居者不流,而流者日来。居者不流,流者日来,则土地无荒,桑柘日繁,尽力耕之,地有余利,人日益富,兵日益强,四邻之人归之如父母。虽欲驱之而去,其可得耶?
——摘自唐李翱(772~841年)《平赋书》

根据材料,指出李翱的主要观点。
[单项选择]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包括“四心”,其中属于“仁之端”的是()。
A. 恻隐之心
B. 羞恶之心
C. 辞让之心
D. 是非之心
[单项选择]下列历史人物中,“当举世大乱之时,不因人类之残贼凶恶,而怀憎恶厌弃之意,且极力推明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是()
A. 孟子
B. 韩非子
C. 老子
D. 荀子
[简答题]人皆有兄弟,我独无。(《论语·颜渊》)
[单项选择]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B.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
C.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单项选择]“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朱熹
B. 李贽
C. 陆九渊
D. 黄宗羲
[单项选择]苏轼在《反古菖蒲》诗中写道:“一人得饱满,余人皆不悦”,以反对王安石变法。这首诗表明()
A. 苏轼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他反对变法对人民的搜刮
B.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压抑大地主、大官僚的行为
C. 苏轼的政治主张与王安石变法存在分歧是因为两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D.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变法的主要措施脱离社会实际
[单项选择]

价值观人皆有之,但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这是由于()
①客观事物的属性相同的
②人们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
③人们的认识水平是不同的
④人们的利益、需要是不同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反映了孟子()。
A. “仁政”的思想
B. “民本”的思想
C. “性本善”的思想
D. “致良知”的思想
[简答题]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列子?说符第八》)


[简答题]用一句话来解释降低采购成本的各种方法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截图扫码使用小程序[完全免费查看答案]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