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简明中国古代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1 09:46:01

[单项选择]西周建立起的是一个以下列哪项为中心,各个诸侯国围绕的封建王朝,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封建国家:()
A. 天子
B. 君王
C. 诸侯
D. 上述都不是

更多"西周建立起的是一个以下列哪项为中心,各个诸侯国围绕的封建王朝,形成了一"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退避三舍""纸上谈兵"等成语故事均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间发生的著名战役。诸侯国的出现源于西周的()。
A. 世袭制
B. 奴隶制
C. 禅让制
D. 分封制
[单项选择]“同姓分封”是西周分封的核心标准,下列西周诸侯国中按照同姓原则分封的是()
A. 鲁国
B. 宋国
C. 楚国
D. 齐国
[单项选择]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
A. 定期朝见周天子
B. 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
C. 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
D. 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
[单项选择]西周时期,诸侯国的国君死后,其继任者是()
A. 嫡长子
B. 兄弟
C. 功臣
D. 诸子中贤能者
[单项选择]小明喜欢看历史剧《烽火戏诸侯》。这个历史典故讲述了西周时期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个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度
[单项选择]

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多被分封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

西周的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的义务有()
①镇守疆土
②随从作战
③交纳贡赋
④朝觐述职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同姓诸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④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王室的权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单项选择]西周初年的土地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西周末年诸侯国之间“夺田”、“争田”现象不断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王室衰微
B. 王室所占有的土地有加强趋势
C. 诸侯争霸斗争激烈
D. 土地私有制发展
[单项选择]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 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B. 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
C. 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 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单项选择]

西周时期,诸侯国掌握的人口称作“公民”,卿大夫控制的人口称作“私人”。春秋时期起,各诸侯国纷纷将居民纳入国家控制之下,消除“公民”与“私人”的分别。到战国中期,诸侯国的民众陆续变为统一的编户民。由此产生的影响有()
①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②提高了普通民众的地位
③消灭了卿大夫阶层
④强化了诸侯国君的权力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单项选择]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和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最大的不同点是()
A. 领地的大小
B. 国家的实力
C. 政权的性质
D. 对周王的态度
[单项选择]下列哪项不是西周的封建制度:()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
[单项选择]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分封诸侯国,其中齐国是姜尚(传说中的姜子牙)的封地,姜尚属于受封的()
A. 周天子的亲属
B. 功臣
C. 先代的贵族
D. 归附的部落首领
[单项选择]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A. 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 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C. 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D. 克隆羊多利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