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编辑出版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20 01:28:47

[单项选择]明代的内府刻书全由司礼监负责,其所刻书称作()
A. 监本
B. 经厂本
C. 藩刻本
D. 巾箱本

更多"明代的内府刻书全由司礼监负责,其所刻书称作()"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明代皇帝在处理密疏时,既不需内阁的票拟,又不必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红,批答后也不必经过六部驳正发抄。这反映出()
A. 明朝处理奏折的程序混乱
B. 明朝皇帝用“密疏”监督官员
C. 明代强化君权的措施多样
D. 内阁充当了内侍、顾问角色
[单项选择]在明代较为盛行,不问老幼皆“包头”每幅阔二寸,长四寸,裹于额上,亦称作()
A. 步摇
B. 额帕
C. 珠簪
D. 补子
[单项选择]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
A. 义理开导法
B. 以情志相胜法
C. 习见习闻法
D. 消愁怡悦法
E. 气功引导法
[单项选择]明代《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节妇烈女宋代有267人,到明代猛增至36000人。这反映出明代理学()
A. 弘扬了宋朝理学的精髓
B. 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同
C. 将宋朝理学推向了极端
D. 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单项选择]孔子提出了解学生应“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体现了()
A. 因材施教原则
B.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C. 疏导原则
D.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简答题]材料一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二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门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李贽《道古录》 材料三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礼”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据材料一,指出“二程”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
[单项选择]“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可见,圣人促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
A.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 遵循儒家伦理道德
C. 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 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单项选择]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心理治疗思想中的()。
A. 义理开导法
B. 以情志相胜法
C. 习见习闻法
D. 消愁怡悦法
E. 气功引导法
[单项选择]膻中又称作()
A. 气海
B. 血海
C. 髓海
D. 水谷之海
E. 经脉之海
[单项选择]“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从与人沟通要“择其所好,避其所忌”来说,接待巴西客人时应少说得话题是()
A. 咖啡生产
B. 足球运动
C. 石油问题
D. 迪斯科舞
[单项选择]“以其所不取,而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是指墨辩七法中的:()
A. 推
B. 援
C. 效
D. 假
[多项选择]明代台州书家有()
A. 林佑
B. 陈基
C. 谢铎
D. 蔡潮
[单项选择]()中毒是由其所含的龙葵素所引起的。
A. 木薯
B. 苦杏仁
C. 发芽马铃薯
D. 四季豆
[单项选择]L/G称作()
A. 信用证
B. 保证书
C. 提单
D. 票汇
[简答题]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