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类考试 > 各类病案分析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5 04:31:31

[单项选择]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应用中,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
A. 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安全性
B. 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C. 全身情况不良的患者,应尽量选用杀菌性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D. 严重感染者,在体温正常、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4天即可停药,不需使用更长时间
E. 肾功能中度减退者,首次给药后,每次应给正常剂量的1/2~1/5

更多"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应用中,下列哪项叙述不正确()。"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抗菌药物在外科疾病应用中,下列哪项叙述不恰当
A. 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B. 抗菌药物应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安全性
C. 全身情况不良的病人,应尽量选用杀菌性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D. 严重感染者,在体温正常、全身情况和局部感染灶好转后3~4d即可停药,不需使用更长时间
E. 肾功能中度减退者,首次给药后,每次应给正常剂量的1/2~1/5
[多项选择]关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病程比较长并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菌败血症,头孢唑啉的抗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噻吩
B. 结核分枝杆菌极易产生抗药性,对于此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C. 胆囊炎患者应采用氨苄西林口服给药
D.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尽量不要和强效利尿剂联用,以免增强其耳毒性
E. 青霉素的给药时间应为一日一次
[单项选择]泌尿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下列哪项不正确()
A. 选用尿液中有足够浓度的药物
B. 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
C. 症状消失,细菌培养转阴后两周
D. 为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可同时用两种以上抗菌药物
E. 急性期可根据尿液涂片革兰染色选用抗菌药物
[单项选择]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不包括哪项
A. 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
B. 使医生和病人都有一种安全感
C. 延迟或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D. 对混合感染为扩大抗菌范围
E. 减少个别药剂量,以减少毒副反应
[单项选择]抗菌药物应用中,下列哪项属错误()。
A. 病毒感染不用抗菌药物
B. 疑为细菌感染,应先送培养标本而后经验性选药
C. 培养结果出来,根据其药敏结果调整药物
D. 当应用抗菌药物24小时未见效立即改选其他药物
E. 一般感染抗菌药物用至症状体征消失后3~4天
[单项选择]有关肝外科疾病,哪项不恰当()。
A. 小肝细胞癌的切除率高
B. 肝棘球蚴病应行内引流或囊肿切除
C. 对于肝脓肿要充分引流
D. 单个的转移性肝癌不是外科治疗的禁忌证
E. 小的肝血管瘤没有必要切除
[单项选择]关于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病情严重者除外)
B. 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
C. 提倡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D. 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
E. 应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单项选择]败血症抗菌药物的应用,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 一经诊断,即应予以抗菌药物经验治疗,以后依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B. 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3周
C. 宜静脉给药
D. 可采用两种有效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E. 剂量要大且应选用杀菌剂
[多项选择]案例摘要:为了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卫生部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列有关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B. 红霉素可使细菌胞浆膜通透性增加,胞内成分外漏而导致细菌死亡
C. 链霉素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D. 磺胺类药物通过抑制敏感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而发挥作用
E. 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多项选择]案例摘要:为了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卫生部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时应注意()
A. 抗菌药物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达不到目的
B. 所有清洁手术、清洁一污染手术及污染手术均需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C. 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予抗菌药物一次即可
D. 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患者一般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E. 对术前已形成细菌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照治疗性应用而定
[单项选择]对于抗菌药物给药途径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于轻症感染患者,为了尽快达到疗效应选用静脉给药
B. 抗菌药物应尽量选择局部应用
C.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以局部应用
D. 全身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E. 抗菌药物经皮肤给药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及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单项选择]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是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特点。下述感染疾病的病原体中,抗菌药物治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的是()
A. 病毒
B. 细菌
C. 真菌
D. 衣原体
E. 支原体
[多项选择]关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叙述正确的是()
A. 氨基糖苷类:改变核糖体50S亚基
B. 喹诺酮类:改变DNA旋转酶A亚基蛋白
C. 大环内酯类:改变核糖体30S亚基蛋白
D. 磺胺类:改变二氢叶酸合成酶结构
E. β内酰胺类:产生β内酰胺酶
[多项选择]关于抗菌药物给药途径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A. 对于重症感染、全身感染患者初始治疗时应采取静脉给药的方式,待病人病情好转后可口服时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B. 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
C. 主要供全身应用的抗菌药物可用作局部给药
D. 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
E.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可局部给药
[多项选择]案例摘要:为了加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卫生部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婴幼儿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
A. 妊娠期应避免应用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四环素、氟喹诺酮类等
B. 青霉素、头孢菌素、磷霉素等对胎儿及母体无明显影响,故妊娠期感染选用此类药物
C. 喹诺酮类药物可能对软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故不宜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人
D. 由于新生儿肝脏清除能力差,药物浓度个体差异大,故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易导致积蓄而出现毒性反应
E. 磺胺药引起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是新生儿红细胞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多项选择]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要求,关于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叙述正确的是()
A. 经口咽部黏膜切口的大手术可使用第1代头孢菌素+甲硝唑
B. 骨科手术(包括用螺钉、钢板、金属、关节置换)可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
C. 胆道手术且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
D. 心脏手术可使用第1、2代头孢菌素
E. 神经外科手术可选用万古霉素
[单项选择]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是严格掌握适应证,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及抗菌药物特点。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和症状消退后()
A. 96~120小时
B. 72~96小时
C. 48~72小时
D. 36~48小时
E. 24~36小时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