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3-06 00:40:42

[单项选择]

患者女,46岁,因“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来诊。患者4年前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治疗后好转,已停药2年。血常规:白细胞1.8×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22,血红蛋白84g/L,血小板10×109/L。

如患者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复发,本次住院应采用的治疗方案是()
A. 寻找相合配型后行骨髓移植
B. 第2次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并联合环孢素治疗
C. 换用其他免疫抑制方案
D. 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
E. 环孢素、雄激素、造血生长因子

更多"患者女,46岁,因“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来诊。患者4年前确诊为重型再生"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患者女,46岁,因“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来诊。患者4年前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治疗后好转,已停药2年。血常规:白细胞1.8×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22,血红蛋白84g/L,血小板10×109/L。

为避免此次治疗后复发,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增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用量及延长用药时间
B. 足量应用环孢素
C. 血常规正常后环孢素缓慢减量及停药
D. 加用环磷酰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
E. 无法预防复发
[单项选择]女性,29岁,贫血、出血伴感染,查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未见幼稚细胞,为鉴别白血病性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应检查()
A. 肝脾淋巴结有无肿大
B. 网织红细胞多少
C. 骨髓增生程度及原始细胞多少
D. 皮肤黏膜有无浸润
E. 巨核细胞多少
[单项选择]女,29岁,贫血、出血、感染,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未见幼稚细胞,为鉴别非白血性白血病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应检查
A. 肝、脾、淋巴结有否肿大
B. 网织红细胞多少
C. 骨髓增生程度及原始细胞多少
D. 皮肤、粘膜有无浸润
E. 巨核细胞多少
[单项选择]全血细胞减少的病人中,下列有助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的是()
A. 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
B. 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减低
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
D. 骨髓中巨核细胞减低
E. 肝脾淋巴结肿大
[单项选择]患者,女性,19岁,再生障碍性贫血。因全血细胞减少,医嘱给予新鲜血200ml即刻输注。护士注意到患者输血100ml左右时,发生寒战,继而诉头痛、恶心,测体温39.5℃。最初宜采取的处理是
A. 暂停输血,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B. 20℃生理盐水灌肠降温
C. 乙醇擦浴降温
D. 口服碳酸氢钠
E. 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
[单项选择]8岁男孩,患贫血2年余,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0.01,骨髓增生活跃,疑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进一步检查哪项对诊断最有意义:()
A. 骨髓红系细胞减少
B. 骨髓中吞噬细胞增多
C. 骨髓中巨核细胞缺乏
D. 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
E. 骨髓中可见组织细胞
[单项选择]8岁男孩,患贫血已2年余,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0.01,骨髓增生活跃,疑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进一步检查哪项对诊断最有意义()
A. 骨髓红系细胞减少
B. 骨髓中吞噬细胞增多
C. 骨髓中巨核细胞缺乏
D. 骨髓中淋巴细胞增多
E. 骨髓中可见组织细胞
[单项选择]男性,20岁,因全血细胞减少3个月,骨髓检查增生低下入院,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发病机制中最不可能的是()
A. 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
B. 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
C. 遗传倾向
D. 骨髓供血障碍
E. 骨髓基质细胞缺陷
[单项选择]

患者女,46岁,因“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来诊。患者4年前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经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治疗后好转,已停药2年。血常规:白细胞1.8×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22,血红蛋白84g/L,血小板10×109/L。

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应首先考虑()
A. 疾病复发
B. 疾病转化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C. 疾病转化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 疾病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E. 罹患新的造血系统疾病
[多项选择]

患者女性,58岁,因“停经12年,腰背酸痛4年”来诊。患者于46岁停经,出现腰背酸痛,伴有潮红、潮热症状4年。患者4年前盆腔B型超声示子宫肌瘤,直径2cm。2年前曾因腰背酸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示第1~4腰椎T值为-2.2,股骨颈T值为-1.6,诊断为低骨量,患者自行间断服用碳酸钙D3咀嚼片及保健品等。否认骨折史,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家族史:母亲有髋部骨折史,姐姐有乳腺癌史。查体:身高160cm,体重49kg,体重指数19kg/m2。四肢、脊柱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钙2.3mmol/L(正常值2.0~2.7mmol/L),血磷1.4mmol/L(正常值0.8~1.45mmol/L)。甲状腺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M蛋白未见异常。甲状旁腺功能:甲状旁腺素25ng/L(正常值15~88ng/L)。骨生化检查: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17.0μg/L(正常值8.5~17.9μg/L);酒石酸磷酸酶-5b(TRAP-5b)4.22U/L(正常值2.34~4.04U/L);25-羟维生素D(25-OHD)29.2nmol/L(正常值47.7~144nmol/L)。骨密度示第1~4腰椎T值-2.5,股骨颈T值-1.8。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阿仑膦酸钠的用药指导正确的是()
A. 每次70mg每周1次
B. 早餐前至少提前30分钟温开水送服
C. 不能与食物、牛奶或饮料同服
D. 患者在服用本品以后,至少30分钟后,才能服用其他药物
E. 服药后30分钟内不要平卧,应保持直立体位(站立或坐立)
F. 如果早餐前未服药,则当日停服,不能在餐后补用
G. 必须坚持连续用药
H. 该药易引起血钙升高,治疗期间应注意监测血钙水平
I. 治疗期间应补充足量的钙剂和适量的维生素D
[单项选择]患者女性,58岁,因“停经12年,腰背酸痛4年”来诊。患者于46岁停经,出现腰背酸痛,伴有潮红、潮热症状4年。患者4年前盆腔B型超声示子宫肌瘤,直径2cm。2年前曾因腰背酸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示第1~4腰椎T值为-2.2,股骨颈T值为-1.6,诊断为低骨量,患者自行间断服用碳酸钙D3咀嚼片及保健品等。否认骨折史,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家族史:母亲有髋部骨折史,姐姐有乳腺癌史。查体:身高160cm,体重49kg,体重指数19kg/m2。四肢、脊柱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钙2.3mmol/L(正常值2.0~2.7mmol/L),血磷1.4mmol/L(正常值0.8~1.45mmol/L)。甲状腺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M蛋白未见异常。甲状旁腺功能:甲状旁腺素25ng/L(正常值15~88ng/L)。骨生化检查: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17.0μg/L(正常值8.5~17.9μg/L);酒石酸磷酸酶-5b(TRAP-5b)4.22U/L(正常值2.34~4.04U/L);25-羟维生素D(25-OHD)29.2nmol/L(正常值47.7~144nmol/L)。骨密度示第1~4腰椎T值-2.5,股骨颈T值-1.8。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 复方雌激素
B. 雷洛昔芬
C. 鲑鱼降钙素
D. 阿仑膦酸钠
E. 阿法骨化醇
F. 维生素K2
G. 人重组甲状旁腺素(1~34)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