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30 10:02:11

[不定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错误的有()。
A. 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5d有效数据
B. 监测时应使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
C. 对于部分无法进行连续监测的特殊污染物,可监测其一次浓度值
D. 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二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1h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8h浓度值

更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监测制度的叙述"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冬季)监测
B. 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秋季)监测
C. 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监测,必要时也应作2期监测
D. 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
[不定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确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A. 划定评价区范围时,若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向为主轴
B. 选取评价范围边长时,平原取下限、复杂地形取上限,对于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
C. 若界外区域包含有环境敏感区,则应将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
D. 若评价区包含有荒山、沙漠等非大气环境保护敏感区,可适当缩小评价区范围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其监测制度是()。
A. 作1期监测
B. 可不作监测,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
C. 作1期不利季节
D. 作1期有利季节
[单项选择]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A. 评价对象
B. 环境要素
C. 环境影响对象
D. 环境破坏程度
[单项选择]某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其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点数最少为()个。
A. 6
B. 5
C. 4
D. 3
[单项选择]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根据()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A. 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
B. 评价等级
C. 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
D. 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不定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是根据()确定。
A.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
B. 等标排放量
C. 最远距离D10%
D. 环境空气敏感区的分布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依据()。
A. 项目周围敏感目标
B. 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
C. 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
D.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单项选择]某建设项目拟使用所在地附近气象站资料,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到大气环境》,判断该资料使用价值的依据是()。
A. 气象站等级
B. 气象站方位
C. 气象站海拔高度
D. 气象站与项目之间的距离及二者地理环境条件差异
[不定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包括()。
A. 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B. 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
C. 长期气象条件下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D. 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日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則大气环境》,小风时点源扩散糢式中平均风速U10适用条件的正确表述是()。
A. U10C0.5m/s
B. U10>1.0m/s
C. U5=1.5m/s
D. 1.5m/s>U10>0.5m/s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以下不作为划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考虑的因素是()。
A. 污染源排气筒的高度
B.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C. 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
D. 当地应执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是根据______计算确定。
A. 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
B. 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C. 等标排放量的公式
D. 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三级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条件是()。
A. Pmax<10%且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B.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C.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D.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 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以下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測布点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 仅考虑评价区主导风向
B. 以评价区污染源分布为主
C. 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
D. 仅考虑评价区地形特点
[不定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一级评价项目大气质量现状监测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监测点不少于8个
B. 监测不得少于冬、夏两期
C. 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d有效数据
D. 监测可选取一期不利季节
[单项选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数应不少于______。
A. 9个
B. 10个
C. 12个
D. 15个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