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8 19:30:15

[单选题]某场地地层构成如下:第一层为粉土,厚度5m;第二层为黏土,厚度4m;两层土的天然重度均为18. 0kN/m3;其下为强透水的砂层。地下水为承压水,赋存于砂层中,承压水头与地面持平。在该场地开挖基坑,不发生突涌的临界开挖深度为( )m。
A.4.0
B.4.5
C.5.0
D.6.0

更多"[单选题]某场地地层构成如下:第一层为粉土,厚度5m;第二层为黏土,厚"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某地地层构成如下:第一层为粉土 5m,第二层为黏土4m,两层土的天然重度均为18kN/m3,其下为强透水砂层,地下水为承压水,赋存于砂层中,承压水头与地面持平,在该场地开挖基坑不发生突涌的临界开挖深度为下列哪个选项?()
A.4.0m
B.4.5m
C.5.0m
D.6.0m
[单选题]某场地地层主要由粉土构成,在进行现场钻探时需测量地下水位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量测稳定水位的时间间隔最小不得小于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值?( )
A.3h
B.6h
C.8h
D.12h
[单选题]某8度烈度区场地位于全新世一级阶地上,表层为可塑状态黏性土,厚度为5 m,下部为粉土,粉土黏粒含量为12%,地下水埋深为2 m,拟建建筑基础埋深为2.0 m,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初步判定场地液化性为( )。
A.不能排除液化
B.B不液化
C.部分液化
D.不能确定
[单选题]某路面施工工序如下:基层准备→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二层沥青→洒第二层集料→碾压→洒第三层沥青→撒第三层集料→碾压→初期养护成型,其对应的路面是()
A. 沥青贯人式路面
B. 同步沥青碎石路面
C. 沥青混凝土路面
D.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单选题]某路面施工工序如下:施工准备→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二层集料→碾压→洒第三层沥青→撒第三层集料→碾压→初期养护成型,其对应的路面是( )。
A.沥青贯入式路面
B.同步沥青碎石路面
C.沥青混凝土路面
D.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单选题]拟建的地铁线路从下方穿越正在运行的另一条地铁,上下两条地铁间垂直净距2.8m,为粉土地层,无地下水影响。问下列哪个选项的施工方法是适用的?(  )
A.暗挖法
B.冻结法
C.明挖法
D.逆作法
[单选题](2019年真题)某建筑高度为50m的民用建筑,地下1层,地上15层,地下室、首层和第二层的建面积均为1500㎡其他楼层均为1000㎡。地下室为车库,首层和第二层为商场、第三层至第七层为老年人照料设施,第八层至第十五层为宿舍,该建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的规定
A.一类公共建筑
B.二类住宅
C.二类公共建筑
D.一类老年人照料设施
[单选题]沥青表面处治通常采用层铺法施工的工序,三层法施工工序有: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碾压,正确的工序为( )。
A.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二层沥青
B.洒透层油→洒第二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洒第一层沥青
C.洒透层油→洒第二层沥青→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碾压
D.洒透层油→洒第一层沥青→撒第一层集料→洒第二层沥青→碾压
[单选题]某建筑高度为50m的民用建筑,地下1层,地上15层,地下室、首层和第二层的建面积均为1500㎡其他楼层均为1000㎡。地下室为车库,首层和第二层为商场、第三层至第七层为老年人照料设施,第八层至第十五层为宿舍,该建的防火设计应符合( )的规定
A.一类公共建筑
B.二类住宅
C.二类公共建筑
D.一类老年人照料设施
[判断题]有一栋四层公寓,每层建筑面积相等,已知第二层的房地价值为第一层的1.05倍,第三层的房地价值为第四层的1.15倍,第四层的房地价值为第二层的91%。按房地价值分摊法计算得出第三层占有的土地份额约为27%。( )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某大厚度大面积粉土填方整平场地,拟建建筑物筏板基础尺寸为12m×28m,基础埋深2.5m,无地下水。经检测,填土重度为20kN/m3,黏粒含量10%,平均压实系数为0.94,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问修正后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正确选项是哪一个?(  )
A.180kPa
B.220kPa
C.240kPa
D.255kPa
[单选题]书架上共有书168本,分别放在4层。第一层本数的2倍是第二层本数的一半.第一层比第三层少2本,比第四层多2本,则第一层有多少本书?()
A.30
B.24
C.34
D.26
[单选题]某场地地层资料如下: ① 0~3 m黏土,vs=150m/s; ② 3~18 m砾砂;vs=350m/s ③ 18~20 m玄武岩,vs=600m/s; ④ 20~27 m黏土,vs=160m/s; ⑤ 27~32 m黏土vs=420m/s; ⑥ 32 m以下,泥岩,vs=600m/s。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② 等效剪切波速为( )。
A.234.5 m/s
B.265.4 m/s
C.286.4 m/s
D.302.2 m/s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