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历类考试 > 中国政治制度史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11 06:16:23

[多项选择]宋朝的宰相和参知政事,在编制上都不固定,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太宗以后,以()居多。
A. 三相二参
B. 二相二参
C. 三相一参
D. 三相而无一参

更多"宋朝的宰相和参知政事,在编制上都不固定,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太"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宋初,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协助宰相管理政务。不久,又命与正宰相轮班掌印,并准许押班奏事。从此,参知政事由副宰相升为()。
A. 正宰相
B. 次相
C. 第一副相
D. 首辅
[单项选择]明朝建立之初,沿用元制,以()为中枢机构,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三省制转变为一省制,相权有所增大。
A. 中书省
B. 尚书省
C. 门下省
D. 南北面官
[单项选择]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①②③
[多项选择]宋朝宰相制度的特点()。
A. 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
B. 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同平章事”,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
C. 宋代设置枢密院掌军事,以三司掌财政,与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三司”
D. 二府三司互不统属,宰相权已被一分为三
[单项选择]三省制发展至宋朝,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
A. 同三品
B. 同平章事
C. 参议得失
D. 参知政事
[填空题]在宋朝的一些大城市,有固定的娱乐场所,称之为瓦舍,也叫()、()、()。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也称()、()。
[判断题]为解决三省运行的不协调,唐高祖设政事堂会议作为议政决策机构,并逐渐变成了正式的宰相机构。
[名词解释]政事堂
[单项选择]门下省是唐代宰相机构之一,其侍中等长官要参与政事堂议政,即参与朝廷决策,门下省的主要职权包括:献纳、()、监督朝仪礼法的实施情况。
A. 出命
B. 执行
C. 封驳
D. 审核
[多项选择]()时期,政事堂改为()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分掌庶政,从而使宰相的办事机构进一步完备。
A. 唐玄宗
B. 唐中宗
C. 中书门下
D. 尚书门下
[多项选择]中唐以后定制,不论哪一种职官,只要有()之号,均为宰相。即令是三省长官,不加这类称号,也不得入政事堂议政。
A. 同三品
B. 同平章事
C. 参议得失
D. 参知政事
[单项选择]宋朝官员的朝服用色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有不同的着色标准。赵普身为宋国的宰相位高权重,他上朝时应该穿()的朝服。
A. 蓝色
B. 黄色
C. 紫色
D. 绿色
[判断题]活页账无论是在账簿登记完毕之前还是之后,账页都不固定装订在一起,而是装在活页账夹中。
[简答题]评述中国宰相制度。
[单项选择]“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 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 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D. 皇权不断加强
[单项选择]唐朝,政事堂最初设在门下省,后移至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政事印”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并设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等五房于政事堂后,分曹以主众务,其五房长官称“堂后官”。
A. 中书门下
B. 议政王大臣
C. 鸾台
D. 凤阁
[单项选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吹风机固定在一点上()
A. 短时间送风
B. 长时间送风
C. 随意摆动
D. 停止送风
[判断题]南宋时,宰相兼领“枢密使”,则民政、军政、财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
[填空题]南宋时,宰相兼领(),则民政、军政、()等诸权始并于宰相。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