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7 05:03:08

[单项选择]2005年,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的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有关问题的请示》(劳函字[2005]第023号)。针对此请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给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发了《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的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劳办发[2005]104号文)。叶某等人向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公开《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的工龄计算问题的复函有关问题的请示》。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复函》的形式答复:“本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请示工作的函件(即第023号文),属于政府内部公文事项,不予公开。”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叶某等人可以针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复函》申请行政复议
B. 叶某等人认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可以向市监察机关举报
C. 叶某等人认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可以向市人民政府举报
D. 叶某等人不可以针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复函》提起行政诉讼

更多"2005年,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除名职工重"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2005年,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问题的复函有关问题的请示》(劳函字[2005]第023号文)。针对此请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给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发了《关于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2005]第104号)文。叶某向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公开《关于离退休职工增加养老金问题的复函有关问题的请示》。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通知》的形式答复:“本局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请示工作的函件(即第023号文),属于政府内部公文事项,不予公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叶某可以针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通知》申请行政复议
B. 叶某认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可以向市监察机关举报
C. 叶某认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不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可以向市人民政府举报
D. 叶某不可以针对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通知》提起行政诉讼
[简答题]赵某接到某市政府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的劳动教养决定书后,立即提出复议申请。但该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内,未对赵某的申请进行复议。
问:赵某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说明理由。
[单项选择]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种“正常生产条件”是指( )。
A. 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技术装备水平
B. 全社会大多数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
C. 某一生产部门内部的先进技术装备水平
D. 某一生产部门内部大多数产品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单项选择]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A. 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B. 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判断题]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这些矛盾除了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等之外,还有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
[单项选择]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科学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般劳动。这种劳动,既取决于今人的协作,又取决于前人的劳动成果。不论古人的还是今人的劳动成果,都表现为一定形式的知识(如图书和情报)。这些知识在进入新的科学劳动中,都是以科学劳动资料的形式出现的。科学家的创造力只有得到科学资料,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就像“活劳动”只有抓住“死劳动”,才能进行物质劳动一样。知识作为科学劳动资料具有极为特殊的使用价值。
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消失,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任何物质产品交换中都会因为“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而知识却在交流中“给了别人,自己仍然有”。物质产品的消费往往是以其载体灭亡,其信息的毁灭性消费方法进行的,而知识的“消费”过程则不会亡其载体、灭其信息,而是从不同的载体上不断转移,或者由非生命载体向生命载体转移,或者是由生命载体向非生命载体转移。
物质产品的主要属性,在生产它的过程中便一次性地确定下来。牙膏对于消费者来说主要是清洁牙齿,保护口腔;衣服对消费者来说,主要是保暖身体美化生活。但是知识不然,同是一种知识,对于不同知识结构的“消费者”来说,用场各不相同。同一种无线电知识,家庭主妇的“消费”,仅在于开关电视机;工程师的“消费”,表现为从微电子学的观点,探索改进工艺的途径;科学家的“消费”则表现为使用奇妙的微分方程获得电脑的最新理论。可见,知识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明显的多层次现象……
正因为知识的使用价值的再生性,这便带来知识使用价值的第四个特征:馈赠性。知识像一切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了自然的巨大的馈赠性。社会只要把知识生产出来,就无须再费分文了。比如,我们今天利用牛顿定律,无须向英国交税。知识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大家共享的特殊资源,向自然索取馈赠,最关键是向知识索取馈赠。我们今天建设四个现代化,必须充分利用知识在使用价值上的馈赠性。

文中的“活劳动”和“死劳动”各比喻什么?()
A. 科学家的创造力、科学劳动资料
B. 精神劳动、体力劳动
C. 科学劳动资料、科学家的创造力
D. 体力劳动、精神劳动
[单项选择]如果某市纺织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0.5,由于工资水平上涨,这类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了15%,他们原来的工资水平是每小时25元,那么现在的工资水平是()元。
A. 26.88
B. 28.75
C. 30.5
D. 32.5
[单项选择]如果某市纺织工人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O.5,由于工资水平上涨,这类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了15%.他们原来的工资水平是每小时25元,那么现在的工资水平是( )元。
A. 26.88
B. 28.75
C. 30.5
D. 32.5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