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4-05 06:38:14

[单项选择]张某在某商店买东西,因对所买东西质量不满而与商店老板发生争吵,在争吵中张某用手中的啤酒瓶将商店老板砸伤。商店店员拨打110报警,县公安局所属的辖区派出所接到报案后,将张某带回派出所,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由对其处以1000元的罚款,并责令其赔偿商店老板医药费700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本案中如果派出所作出处罚决定之前拒绝张某陈述申辩,则该行政行为不成立
B. 张某如果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县公安局或县政府
C. 张某如果申请行政复议,应当以派出所为被申请人
D. 张某如果提起行政诉讼,应以县公安局为被告

更多"张某在某商店买东西,因对所买东西质量不满而与商店老板发生争吵,在争吵中"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张某在某商店买东西,因对所买东西质量不满而与商店老板发生争吵,在争吵中张某用手中的啤酒瓶将商店老板砸伤。商店店员拨打110报警,县公安局所属的辖区派出所接到报案后,将张某带回派出所,以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为由对其处以1000元的罚款,并责令其赔偿商店老板医药费700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本案中如果派出所作出处罚决定之前拒绝张某陈述申辩,则该行政行为不成立
B. 张某如果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是县公安局或县政府
C. 张某如果申请行政复议,应当以派出所为被申请人
D. 张某如果提起行政诉讼,应以县公安局为被告
[单项选择]2007年6月2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仔细检查后未发现此瑕疵。7月1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
B. 诉讼时效期间自2007年7月1日开始计算
C. 如果超过了2027年8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
D. 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单项选择]2010年6月20日,张某到某商店买衣服,该商店故意隐瞒实情,将一件有隐蔽质量问题的衣服卖给了张某,张某检查后并未发现此瑕疵。7月1日,张某穿着该衣服上班,单位同事发现该衣服存在质量问题。于是张某8月1日向人民法院起诉了该商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
A. 该商店的行为属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行为
B. 诉讼时效期间自2010年7月1日开始计算
C. 如果超过了2030年7月1日,那么张某的权利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保护
D. 张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简答题]张某的父亲死后,其母亲李某将张家住宅独自占用。张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李某提供生活费。李某将张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张某每月向李某提供生活费300元。
请结合材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材料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及其类型。
(2)分析引起这些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及其类型。
[单项选择]张某开一家小商店,某日,张某因急事需要离开,遂叫来店看望自己的好友王某代为看店。恰好赵某到商店购物,王某将店里挂着的一套西服卖给了赵某。不料,该西服是张某的弟弟准备结婚用的,张某赶紧找到赵某,要求退衣还款,赵某不同意,为此引发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某的行为是无权代理,买卖行为无效
B. 王某的行为是表见代理,买卖行为有效
C. 西服买卖显失公平,赵某应该退衣还款
D. 西服买卖乘人之危,赵某应该退衣还款
[简答题]王某的女友陈某与王某分手而与张某交往,王某觉得丢面子扬言要暴打张某和陈某,两人遂结怨,约定择日一决高下。某日,王某纠集甲、乙、丙等七人手持擀面杖等物与张某纠集的丁某等三人手持铁管、弹簧锁在某地商务中心对面路上进行斗殴,造成多人受伤,甚至伤及周围群众。
问:王某、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请简要说明理由。
[简答题]某县公安局民警杨某未上班在家休息,其朋友张某打电话告诉他城内一家商店里有人正在赌博。杨某随即赶到张某处,并约了几个社会上的朋友一起前去抓赌。到了那家商店,果真见有5人正在赌博,杨某亮出了工作证,说:“我们是来抓赌的,如果你们不想被处罚,就把身上所有的钱拿出来!”赌博的几个人便交出了所有的钱,共计3000多元。在此后一段时间里,杨某与其他几个无业的朋友用同样的手段先后“抓赌”5次,共计得到赌资1万余元。
问:杨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单项选择]某医院确诊张某为癌症晚期,建议采取放射治疗,张某同意。医院在放射治疗过程中致张某伤残。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赔偿。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张某的伤残确系医院的医疗行为所致。但法官在归责时发现,该案既可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过错原则,也可适用《民法通则》第123条的无过错原则。这是一种法律责任竞合现象。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该法律责任竞合实质上是指两个不同的法律规范可以同时适用于同一案件
B. 法律责任竞合往往是在法律事实的认定过程中发现的
C. 法律责任竞合是法律实践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因而各国在立法层面对其作出了相同的规定
D. 法律解释是解决法律责任竞合的一种途径或方法
[单项选择]张某与陈某于1993年结婚,1994年,张某以经商所得购住房一幢,产权人登记为张某。1998年,张某将房屋赠与情妇余某居住,陈某得知,大为不满,但未表态。1999年,张某为免纠纷,暗将房屋过户给余某。2002年3月,张某去世后,陈某发现房屋产权变更,遂诉至法院要求余某返还房屋。此案的正确处理应是
A. 房屋已归余某所有,不属遗产,陈某不能继承
B. 张某生前赠与无效,陈某有权索回房屋
C. 张某生前赠与可以视为对遗产的处理,陈某、余某可以各得房屋一半
D. 已过诉讼时效,陈某的请求应不予以保护
[单项选择]张某被甲建筑队招用,双方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张某为发泄对项目经理的不满,将工程材料以次换优。根据以上事实,______表述是正确的。
A. 张某和甲建筑队的劳动合同可以撤销
B. 张某和甲建筑队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
C. 甲建筑队可以与张某解除劳动合同
D. 在试用期间,甲建筑队不能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
[简答题]李某家境一般,且不务正业。一日,其持刀潜入张某家中抢劫,因张某奋起反抗,李某狠刺张某多刀,张某当场死亡。李某携带抢劫的8万元现金潜逃。事后,经群众举报,李某被逮捕。法院认为,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且情节恶劣,判处李某死刑。群众得知后认为,李某抢劫杀人被判处死刑,罪有应得。李某在被执行死刑前后悔不已,写下遗书向张某的家人道歉,并告诫他人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
请根据上述材料,试回答下列问题:
(1)法院最终对李某判处了死刑,体现了法的什么作用 法的这种作用有什么表现
(2)李某被判刑后的道歉以及对他人的告诫,体现了法的什么作用 这种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法院认为李某构成犯罪以及群众认为李某被判处死刑是罪有应得都体现了法的评价作用,这两种评价作用有什么区别
[简答题]张某一日在路上行走,一辆面包车紧急刹车将张某刮伤,张某因此花去医疗费若干。伤愈后张某向人民法院起诉面包车主陈某,赔偿医疗费5万元。一审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了此案。案件中,主审法官认为该案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未经调解,直接判决陈某赔偿医疗费5万元。陈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中,陈某提出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证明张某有伪造医疗费用单据的行为。后二审法院对该案进行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陈某赔偿张某医疗费3万元,案外人杨某同意为陈某提供担保。人民法院制作调解书时列明杨某为担保人,并将调解书送交杨某,但杨某拒绝签收。
问题:
1.一审中主审法官未经调解,直接判决的作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