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2-07 02:32:23

[简答题]

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2
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
(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
(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


更多"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2
笛卡儿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3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有什么区别,错在何处
(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错误何在
(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有何错误
[简答题]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世界统一于存在。”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哲学教程》 材料2: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3: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惟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惟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区别,错误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错在哪里 (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错在哪里
[简答题]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笛卡尔认为,物质和精神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维不具有广延。物质和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惟一的。世界统一于存在。”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哲学教程》
材料2:
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摘自《人类知识原理》和《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
材料3:
斯宾诺莎认为,物质自然界是惟一的实体,其余的一切都是它的属性和具体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惟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事物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请回答:
(1)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区别,错误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错在哪里
(3)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错在哪里
[单项选择]我国哲学家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______
A. 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B. 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 都是主观唯心主义
D. 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单项选择]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 有神论和无神论的标准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单项选择]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政府的主要财政目标是______。
A. 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B. 压缩政府开支
C. 保证财政支出持续稳定增长
D. 增加财政结余
[单项选择]历史上一度盛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玛雅的语言文字已成历史尘埃,世界上现在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由此推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A. 有许多语言学家正在研究这些语言文字
B. 古代语言文字往往是随着文明被征服而灭绝的
C. 许多濒危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
D. 现代的非文盲比例与古代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
[单项选择]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利的分配。试用最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试用它们的语言权利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英国和法国都曾坚持在其殖民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殖民地独立后,都在不同层度上努力用本土语言代替帝国语言,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本土语言是民族独立的重要标志 
B. 语言使用是政治权利的某种表现 
C. 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无法持续的 
D. 殖民统治对语言分布有深刻影响
[单项选择]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A. 科技进步水平 
B. 社会文明状况 
C. 社会经济制度 
D. 市场发育程度
[单项选择]历史上,语言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世界权力的分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都是或曾是帝国的语言,这些帝国曾积极促进其他民族使用它们的语言。权力分配的变化产生了语言使用的变化,英国和法国都曾坚持在其殖民地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大多数殖民地独立后,都在不同程度上努力用本土语言代替帝国语言,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本土语言是民族独立的重要标志
B. 语言使用是政治权力的某种表现
C. 利用权力推行语言是无法持续的
D. 殖民统治对语言分布有深刻影响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