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5-19 04:18:58

[简答题]三特公司是一家非常注重培训的企业,现将该企业为60名员工实施的一项为期 10天的培训费用罗列如下:培训使用的教材每人60元,培训后的自学材料每人25元,培训教室和视听设备租赁费7000元,每天每人餐费6元,培训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 6000元,受训员工的工资每人每天50元,企业内培训教师的受训费用1200元,培训教师的课时补贴2000元,管理费用占已支总培训费用的10%。经过培训后,企业新增收益为300万元,其中由培训产生的收益为150万元,由技术改造产生的收益为90万元,其他原因为60万元。 请计算: (1)总的培训成本和每个受训者的成本; (2)本培训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更多"三特公司是一家非常注重培训的企业,现将该企业为60名员工实施的一项为期"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

金舟公司是一家非常注重培训的企业,该企业将为60名员工实施一项为期10天的培训,其费用如下:培训使用的教材每人60元,培训后的自学材料每人25元,培训教室和视听设备租赁费7000元,每天每人餐费10元,培训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6000元,受训员工的工资每人每天60元,企业内培训教师的受训费用2200元,培训教师的课时补贴2000元,培训管理费用系数为1.2。经过培训后,企业新增收益为200万元,其中由培训产生的收益为100万元,由技术改选产生的收益为60万元,其它收益为40万元。
请计算:

总的培训成本和单个受训者的成本。
[单项选择]甲公司是一家非常注重技术更新的企业。目前,该公司管理者正在为研发策略的选择而争议不休,于是甲公司聘请了调查机构提供了市场调研报告,报告中主要摘要为:“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贵公司目前面临的市场状况有如下特征:(1) 产品技术进步速度缓慢;(2) 市场增长率适中;(3) 新的市场进入者存在着很大的进入障碍……”。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最适合该公司的研发策略是( )。
A. 购买企业外部技术
B. 内部研发
C. 获得专利许可
D. 基准分析
[简答题]

某房地产集团下属一家物业经营管理公司。成立初期,该公司非常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和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制定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公司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该公司的经营业绩却不断滑坡,客户的投诉也不断增加,员工的工作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出现了部分技术、管理骨干离职,其他人员也出现不稳定的征兆。 
经过对公司内部管理的深入了解和诊断,发现问题出在公司的薪酬系统上:关键的技术骨干员工的薪酬水平明显低于市场水平,对外缺乏竞争力;公司的薪酬结构也不尽合理,从而导致技术骨干和部分中层管理人员流失。针对这一具体问题,该公司进行了薪酬市场调查分析,并对公司原有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了新的与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相匹配的薪资方案,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发展又开始恢复良好的势头。

请问该公司员工流失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够获得什么启示?
[单项选择]一家公司提供如下赊账条件:如果在10天内支付,可享受2%的折扣,或者在30天内支付全额。80%的顾客选择了折扣并且在10天内付款,其他20%的顾客选择在30天内付款。平均收账期等于()。
A. 14天
B. 20天
C. 平均日销售额除以平均存货
D. 平均日销售额除以应收账款
[单项选择]一家公司以赊账的方式购买总额1000美元的存货,该账款如果是在10天内付款则将享受2%的折扣,以离岸价为准,由卖方支付了30美元的运费。公司记录了所购买的净额。假定在收到发票日起8天后付款,那么应该记录的会计分录为()。
A. 应付账款1010现金1010 
B. 应付账款980进货运费30现金1010 
C. 货物采购1030货运费30应付账款1060 
D. 货物采购980进货运费30应付账款1010
[简答题]A公司是广州市的一家货运代理公司,B公司是深圳市的一家进口公司,C公司是湖南省的一家工业公司。C公司于2009年6月25日持B公司给A公司的介绍信办理13吨化工原料进口的代理手续,并随函附有按CIF条件进口合同副本一份,在合同副本上有B公司业务员手书,注明了收货人的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及用卡车运至湖南某市之字样。事隔3个月后,货物从国外运抵广州,于是A公司向C公司发出“进口到货通知书”,在通知书的注意事项第5条内注明:“货运内地加批加保由货运代理统一办理”A公司在办好进口报关、纳税等事项后,以自己的名义委托广州一家具有合法营运的汽运公司(以下称承运人)将货物运往湖南某市。不料货物在运输途中驾驶员违章操作,与另一卡车相撞,造成车货俱毁。事后C公司向A公司索赔。
试分析此事A公司有无责任。
[简答题]
某公司是一家拥有45个子公司、40余种工业产品的大规模t多产业的联合企业。公司的管理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各子公司都享有不折不扣的自主权。由于其彻底放权的独特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许多人觉得该公司总部像是一个无产无业的皮包公司。其实,该公司具有相当严密的管理体系,它把经营建筑业、电子工业、石油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等庞杂业务的诸多于公司划分为6个集团,其中5个集团是完全独立自主经营的,第6个集团是由那些直接处于总公司管理下的子公司组成的,被称为直辖公司。
1955年该公司成立时,总部的工作人员只有3人。到1990年总自工作人员也仅有22人。从1955~1979年,该公司共收购14家公司,作为该公司的一部分,享有高度的自主权,同时可以从该公司强劲的金融实力中获得帮助。该公司总部所起的作用是负责监督各子公司的会计计划和资金花费隋况,以确保投人资金能获得足够欠益。总部要求各子公司保持良好的资金周转,这样就可以减少负债,使该公司随时拥有足够的现金和能力去收购新的子公司,并能在各子公司需要时为他们J提供金融帮助。总部给予子公司尽可能多的经营自主权,同时尽可能多地控制公司的金融财政管理权。
该公司第三任总裁对该公司的经营宗旨双手赞成,而且上任后还取消了总部对各子公司的会计检查制度,把金融财政权也划归给公司子公司。总部每年从子公司利润中按比例提成,增加总部的资产,以便在子公司需要时提供金融资助和收购新的子公司来发展公司规模。收购子公司的基本政策是:被收购的公司产品质量要好,市场占有率要高,原有领导班子要有力,经营效益要出众,必须加强已有核心产业地位。从1964年以来该公司收购了制造工业泵、生产汽套汽汽锅和其他食品工业设备、生产过滤器等产品的公司,该公司的年销售从1964年的6800万美元上升到1969年的3.7亿美元。到20世纪60年代末,该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建筑业(特别是电梯制造)、石油服务设备、多种工业用产品。
从1985年起,该公司对管理结构进行了调整。整个公司被分为5个主要业务部门,各部门设置一位执行人,下面拥有5~9家子公司,各家子公司的经理向部门代理人汇报工作,而5位部门代理人向公司总裁汇报工作,收购权限下放给代理人,总部向各部门提供金融帮助,不再与子公司直接接触。到1989年该公司再次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这一年的销售额比上
[简答题]

五维公司是一家小型民营起重设备生产企业,王飞是该公司销售部的一名业务员,他在公司的业务员中能力非常突出,由于王飞优异的市场开发能力及业务推广能力,他个人的销售业绩占到了公司整个销售业绩的一半以上,从而帮助公司在激烈竞争的起重行业逐渐站稳脚跟,并且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公司总经理对王飞的工作业绩非常赞赏,多次在公司员工大会上称赞王飞,号召公司员工向他学习。很快,公司总经理找到机会,将王飞提升为销售部经理,他成为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而且在公司所有平级部门中,由于特别受到总经理的器重而更有地位。但是由于公司规模较小,高层职位有限,因此,王飞在公司的提升空间基本到顶峰了。
一天,公司总经理突然收到王飞递交的辞职信,在信中,王飞对公司的栽培表示感谢,但也直接表达了自己希望事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公司能给他的提升空间有限,所以决定离开公司。 公司总经理经过私下了解,发现王飞在提出辞职之前,已经在外面投资成立了一个起重设备公司,并利用自己在五维公司建立的客户关系网和社会关系网,经营着与公司相同的业务,而且已经造成一部分客户的流失。总经理自感对王飞不薄,因此对王飞的辞职及私下与公司竞争感到恼怒万分,但公司确实没有更高的职位能够提供给王飞,他的离职要求看似也合情合理,因为每个人都有更高的追求。
然而,总经理发现更严重的问题是:王飞是公司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销售精英,公司超过一半的客户都是他开拓的,而且这些客户资料及相关信息都是由王飞一手掌握的,他的突然离去,不但造成公司无人能接手这些客户的业务,而且也暂时无人能接手王飞的销售部经理的工作,同时客户陆陆续续转向王飞的公司寻求合作,五维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公司的总经理很困惑,对王飞这样顶尖的骨干员工,除了晋升、加薪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激励方法?事实上,受金字塔结构的固有特点和组织结构日益扁平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员工在一个组织里迈向晋升终点的步伐加快了,几乎所有的人最后都会遇到这种结构性的晋升终点,因为越往上,职位越有限,这种现象在层级式的组织结构中尤为明显,而且组织提高运作效率的要求又使得扁平化压力越来越大。组织骨干成员一般能力突出、事业心强,对薪酬要求不高,而更关注个人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要想留住他们,也许真需要另辟蹊径。

[多项选择]小李是一家外企的人力资源主管,但公司领导好像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太注重,人员招聘及员工配置很随意,没有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比如需要做什么事了才会设置相应的岗位,根据领导的喜好来录用人才,甚至专门为他设一个工作岗位。因此,公司里人员管理混乱,晋升考核全看领导,没有客观的标准,而且谁也说不清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大家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基本上没效率。根据这种状况分析:
公司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在于( )。
A. 没有工作分析
B. 考核制度不完善
C. 激励机制不健全
D. 员工懒散
[判断题]持续增长率是对一家公司增长能力非常直接而且客观的度量。()
[多项选择]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BT公司是一家内燃机生产企业。最近,公司质量部刘经理感到非常困惑。刘经理是一年前从技术人员升为质量部经理的,长期的基层工作使他认识到一线工人在工作中缺乏质量技术和工具的支持。因此,刘经理一上任,就针对一线工人展开了质量技术和工具的培训,聘请高水平的讲师为工人讲授六西格玛管理、水平对比法、统计过程控制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然而尽管投人很多,刘经理发现效果并不好。大多数的工人听听就算了,根本不在实践中尝试使用,少数工人一开始还有尝试热情,但是也往往是稍作尝试就放弃了。面对这种局面,刘经理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了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刘经理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
A. 要明确培训内容,并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
B. 为了保证培训贴近实际,培训教师一定要从企业内部选拔
C. 为了保证计划的可行性,必须配备专职培训教师
D. 应当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