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血培养基与血液量的比值是"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
进入4月份以来,广州血液中心血液库存量急剧下降,应该是100万毫升的血液中心血量库存目前仅剩14万毫升,近期如不能及时采集到新鲜血液,按照以往的消费速度,血库将很快出现“见底”的状况!
2007年1至3月份,广州各大医院临床用血量达到1410万毫升,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 40%,创下广州同期用血量最高记录。而与此同时,全市无偿献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10%,献血量只占临床用血量的30.7%,两者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缺口。
按照正常水平,广州血液中心血液存量应该是100万毫升,但目前血量库存仅剩14万毫升。以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输血科为例,该院原本每天有5000毫升的血液储存,在现在这个储存量也只有600毫升了。
有关专家介绍说,广州市2007年临床用血量约为5000万毫升,血浆用量为2700万毫升,该用量现以每年10%至15%的速度在持续增长。但广州血液中心采集的无偿献血总量一向只能满足全市60%至70%的临床用血需求。而另外30%至40%的用血量都需要从省内其他兄弟城市调拨,而根据统计,广州超过52%的病人都是来自外地的。广州市血站鼓励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摆脱对兄弟城市的依赖,缓解用血的燃眉之急。
2006年1至3月份,广州各大医院临床用血量与全市无偿献血量之间的缺口较2007年1至3月份的缺口约多()。
A. 340万毫升
B. 380万毫升
C. 350万毫升
D. 360万毫升
[填空题]培养细菌常用的培养基可分为 培养基五种。
[单项选择]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心率越快,单位时间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
以下哪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A. 海拔的高低对运动员的心率不发生影响。
B. 不同运动员的心率基本相同。
C. 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
D. 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
[单项选择]心脏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心率越快,单位时间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就越多。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
以下哪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
A. 海拔的高低对运动员的心率不发生影响。
B. 不同运动员的心率基本相同。
C. 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
D. 在高海拔地区训练能使运动员的心率加快。
E. 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
[单项选择]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心率越快,单位时问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般的说,一个人单位时间内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
以下哪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
A. 海拔的高低对运动员的心率不发生影响
B. 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
C. 在高海拔地区训练能使运动员的心率加快
D. 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
[单项选择]
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来说,心率越快,单位时间内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内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
以下哪项是题干的论证必须假设的?()
A. 海拔的高低对于运动员的心率不发生影响
B. 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在低海拔地区
C. 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慢
D. 在高海拔地区训练能使运动员的心率加快
[单项选择]胎儿血液含氧量最高的血管是
A. 脐静脉
B. 下腔静脉
C. 肺静脉
D. 脐动脉
E. 主动脉
[单项选择]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最多不超过
A. 200ml
B. 250ml
C. 300ml
D. 400ml
E. 500ml
[单项选择]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A. 200毫升
B. 250毫升
C. 300毫升
D. 400毫升
E. 500毫升
[判断题]大量输血的定义为48 h内输入的血液量等于或超过患者自身的血容量。()
[单项选择]三恩培养基用来培养
A. 脑膜炎奈瑟菌
B. 变形杆菌
C. 钩端螺旋体
D. 炭疽芽胞杆菌
E. 利什曼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