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2 11:06:34

[单项选择]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为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老子

更多"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为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为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 )。
A. 孔子
B. 孟子
C. 庄子
D. 老子
[简答题]在1、2、3、4、5、6的六个数字中,一次取两个数字,试求取出的两个数字之和为6的概率.
[单项选择]有这样的两位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能被4整除,而且比这个两位数大1的数,它的两个数字之和也能被4整除。所有这样的两位数的和是多少
A. 102
B. 146
C. 118
D. 94
[单项选择]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 孔子
B. 孟子
C. 许慎
D. 朱熹
[单项选择]先写出一个两位数62,接着在62右端写这两个数字的和8,得到628,再写末两位数字2和8的和10,得到62810,用上述方法得到一个有2011位的整数:628101123……,则这个整数的所有数字之和是( )。
A. 6746
B. 6852
C. 7037
D. 7735
[单项选择]“统计”一词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是指()。
A. 统计工作
B. 统计资料
C. 统计学
D.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填空题]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命名原则是:第一个字母来自______;第二、三两个字母来自______;第四个字母则表示______。
[单项选择]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部著作中( )
A. 《孟子》
B. 《论语》
C. 《学记》
D. 《说文解字》
[填空题]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______所说的一句话:“______”。
[简答题]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形式,是普通人民的教育。
[单项选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五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关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如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节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这段文字在思路上十分严谨,下面对本段写
A. 这段文字首先指出有些人的错误认识,然后针对这一认识,提出自己的看法。
B. 引述“推敲”的故事,指出“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C. 对“推敲”二字进行分析比较,又联系上句说自己的看法,进一步指出韩愈的修改是错误的,贾岛心中玩索的意境,才是修改的依据。
D.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自然得出结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