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试题:
[单项选择]研究一下诺贝尔文学奖会发现,它格外______诗歌。自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以来,已经有100多位获奖者,其中有三分之一为诗人。尤其是最近数十年,瑞典文学院更是______把奖项送给现代主义风格明显、诗作让普通读者觉得______的诗人,如希腊的塞菲里斯、埃利蒂斯,墨西哥的帕斯等。特兰斯特罗姆也是这样一位诗人,他成为又一个难读的经典。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喜欢 毫不犹豫 云里雾里
B. 青睐 毫不吝惜 不知所云
C. 垂青 无所顾忌 艰涩难懂
D. 相信 不惜重金 诘屈聱牙
[简答题]矛盾文学奖评委实行实名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姓名是保密的,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单项选择]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 )。
A. 村上春树
B. 莫言
C. 川端康成
D. 苏童
[单项选择]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 王蒙
B. 莫言
C. 贾平凹
D. 刘震云
[多项选择]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
A. 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
B.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
C. 中国作为世界文化强国地位的体现
D. 文化已经成为我国支柱性产业的体现
[单项选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埃及当代作家是______
A. 索因卡
B. 泰戈尔
C. 戈迪默
D. 马哈福兹
[单项选择]2012年10月,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
A. 余秋雨
B. 贾平凹
C. 韩寒
D. 莫言
[单项选择]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______
A. 川端康成
B. 夏目漱石
C. 泰戈尔
D. 普列姆昌德
[单项选择]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______。
A. 莫言
B. 苏童
C. 陈忠实
D. 余秋雨
[简答题]二战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位是()。
A. A.【美国】罗斯福
B.【英国】丘吉尔
C.【法国】戴高乐
D.【苏联】斯大林
[单项选择]
勒·克莱齐奥摘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算是个“爆冷”的消息。毕竟,尽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尽管他是中国最早译介过来的法国当代作家之一,国内读者对他的认识怕是还停留在名字的阶段。甚至仅仅是名字,也是相当一级的法国文学爱好者才听说过。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所谓的“独特品味”,而只是说明一直存在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差距而已,差距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 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大多曲高和寡
B.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C. “独特品味”使诺贝尔奖脱离大众文化
D. 国内读者对诺贝尔奖获奖作品了解较少
[单项选择]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______。这是中国作家在与诺贝尔文学奖108次擦肩而过之后,首次摘得这一桂冠。表明了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了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A. 贾平凹
B. 余秋雨
C. 王蒙
D. 莫言
[单项选择]
.勒克莱齐奥摘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在中国算是个“爆冷”的消息,毕竟,尽管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只零零星星地在国内图书市场上出现过,尽管他是中国最早译介过来的法国当代作家之一,国内读者对他的认识怕是还停留在名字的阶段,甚至仅仅是名字,因为是相当一级的法国文学爱好者才听说过。这既不说明读者无知,也不说明诺贝尔奖有所谓的“独特品味”,而只是说明一直存在的文学与大众文化的差距而已,差距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 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大多曲高和寡
B. 勒克莱齐奥的作品在国内不畅销
C. “独特品味”使诺贝尔奖脱离大众文化
D. 国内读者对诺贝尔奖作品了解较少
[单项选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的著名小说《丧钟为谁而呜》是以哪次战争为背景的(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西班牙内战
D. 美西战争
[填空题]曾创作《车站》、《野人》等剧作的(),2000年以小说()获得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单项选择]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 )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人,小说家。诗集有《飞鸟集》《新日集》。
A. 泰戈尔
B. 但丁
C. 海明威
D. 雨果
[单项选择]从1901年到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60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而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 科技高度发展可能使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走向浅薄
B. 不排除技术和科学的干扰,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C.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在落后的国家和地区
D. 科技发展是以文学作品丧失人文魅力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