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6-24 19:20:46

[简答题](本题15分)指出下列文件归卷与整理工作中的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市××局内设机构职能分工明确,每年形成和处理数千份文件。该局根据自身的业务活动特点编制了文件分类计划,其中规定分类层次为“组织机构——问题——保管期限”,要求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件”为单位整理。为方便平时管理,局办公室文书人员小汪在平时归卷与整理工作中采取以下方法:将平时办毕的文件按“上级来文”、“平级来文”、“本机关发文”、“下级来文”分别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卷盒中;次年归档整理时,直接按照上述四个类别中文件成文日期的先后顺序排序、编号、编目、装盒,在办公室保存两年后向综合档案室移交。该局各部门形成的电子文件需打印成纸质文件整理归档,电子文件由各部门自行管理。

更多"(本题15分)指出下列文件归卷与整理工作中的不当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 分) 所谓出版物,就是指具有一定载体的作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版物的种类也在增加。根据内容来划分,出版物可分为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五大类。其中,图书、报纸和期刊主要是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方式发行的,所以往往又把它们合称为“纸质出版物”。各种出版物尽管特点不同,但生产过程都是由精神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商业劳动有机组合而成。 人们需要出版物,主要是为了学习出版物的内容。由于出版物的内容常常不是一眼就能看清楚的,因此许多消费者常常把名社品牌、名人品牌、名出版物品牌作为购买出版物的选择依据。出版单位的品牌以出版物品为基础。出版单位只要能够始终坚持市场宣传,就能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并以这种品牌信息带动出版物的销售。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商务印书馆就是建立品牌的成功范例。在期刊出版上,它创办的《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最具影响的综合性杂志。在图书出版上,1902 年张元济入主编译所之后,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翻译作品,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同时还出版了《四部备要》等古籍精品。正是因为有这些品牌出版物,商务印书馆才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
[简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所谓出版物,就是指具有一定载体的作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版物的种类也在增加。根据内容来划分,出版物可分为图书、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五大类。其中,图书、报纸和期刊主要是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方式发行的,所以往往又把它们合称为“纸质出版物”。各种出版物尽管特点不同,但生产过程都是由精神生产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和商业劳动有机组合而成。 人们需要出版物,主要是为了学习出版物的内容。由于出版物的内容常常不是一眼就能看清楚的,因此许多消费者常常把名社品牌、名人品牌、名出版物品牌作为购买出版物的选择依据。出版单位的品牌以出版物品为基础。出版单位只要能够始终坚持市场宣传,就能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并以这种品牌信息带动出版物的销售。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商务印书馆就是建立品牌的成功范例。在期刊出版上,它创办的《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最具影响的综合性杂志。在图书出版上,1902年张元济入主编译所之后,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翻译作品,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同时还出版了《四部备要》等古籍精品。正是因为有这些品牌出版物,商务印书馆才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民营出版机构。
[简答题]审稿题:审读选题报告,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妥或缺漏。(本题20 分)   某出版社法律读物编辑室助理编辑张强撰写了一份图书选题报告交给编辑董萍。请你代董萍审核该选题报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退张强修改。   关于丛书《让法律走进大众生活》的选题报告前不久,媒体报道我国表彰了一批长期致力于普法宣传的有功人士,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我对相关背景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广大农民一般对法律懂得较少,惯于按老传统处事,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很多。为了向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特建议出版一套丛书,专门向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丛书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丛书以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为读者对象,包括五种图书,涵盖民法(尤其突出婚姻家庭、经济合同、遗产继承等方面)、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主要法律领域。全套丛书采用案例加分析的体裁,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件的细致分析,讲明法律知识。丛书中的每种书分别选择当前农村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30~40个。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时,针对农民出于传统习惯而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作深入浅出的解释。   丛书中各书的篇幅不要求一致,每种大致上为13万~15万字。为使各书的厚度基本相等,有的采用正32 开本,有的采用大32 开本,均为骑马订装。考虑到广大农民的购买力现状,本丛书的售价应该比较低廉。为此,宜用定量为52 克/ 米2 的胶印书刊纸印制书心,用定量为80 克/ 米2 的书皮纸印制封面。正文采用疏排版式,案例部分用15级宋体字,讲解部分用15级黑体字。   目前图书市场上有不少法律知识读本,但大多是仅从理论上阐述法律的基本原理或解释法规条文,并且基本上都是笼统地以社会公众为读者对象,细分度不够。本书专门以农民为目标读者,并且所提及的事件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就较易为农民所接受。   本丛书拟请不久前荣获“杰出法学家”称号的埔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沈建明教授主编,并由其选择合适人员组成编写组。沈教授及其带领的教师团队近年来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并擅长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曾分别到各地作法律知识普及报告上百场次,受到广泛欢迎。由沈教授担纲并落实各书作者,一定能够编写出符合要求的书稿
[简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 分)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精神产品生产在物质产品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编辑通过对作品的创作,形成适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出版物内容。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其中,选题以组稿为依据,组稿是选题的落实、完善和具体化。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是审稿的依据。到审定发稿,编辑过程就结束了。   编辑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编辑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职业素质表现为职业追求、职业敏感和职业作风,具体表现为对经济效益的不懈追求,具有文化性敏感和市场性敏感,以及一丝不苟、严谨求是的工作作风。   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简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对出版活动进行管理,管理对象包括各种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制作单位和发行单位。   出版单位必须执行年度出版计划备案制度、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和出版物样本送交制度等。新闻出版总 署颁布的部门规章对这些制度作了具体规定。如《图书质量管理规定》明确指出,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材料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任何一种图书,只 要其中两项的质量不合格,图书成品的质量就属不合格。就图书编校质量而言,编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三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合格。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应在 自检查结果公布之日起的60天内全部收回。图书编校差错率是指图书的编校差错数占全书总字数的比例,用万分比表示。图书总字数的计算方法,一律以该书的实 有字数为准。图书编校差错包括文字差错、标点符号和其他符号差错、格式差错。不同差错的计算标准不同,例如: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错误,每处计3个差 错;正文中的一般性别字,每处计1个差错;数字用法不规范,每处计0.1个差错;全书最多计1个差错;标点符号的一般错用、漏用、多用,每处计0.5个差 错;图、表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每处计2个差错。该文件还规定了对图书质量的奖惩措施,如对在图书质量检查中被认定为成绩突出的出版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 和奖励,对出版内容不合格图书的行为人要予以民事处罚,等等。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等文件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一系列相关文 件,对出版物的印刷复制活动作了规定。例如:民营企业不得从事书刊印刷经营活动。出版单位委托印刷书刊,如果承印单位与出版单位不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 必须依法与承印单位签订合同;如果在同一省级行政区域内,就不必签订合同。出版单位委托复制音像制品或电子出版物,应该出示出版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提 交由省级新闻出版局统一印制的复制委托书。   国家对出版物的发行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出版物发行业务。设立出版物发行企业,都必须经 新闻出版总署审查批准。国家对出版物的进口有专门规定,如出版物进口业务仅限国有独资企业经营,且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查批准。通过国际著作权贸易方式引 进出版的各种出版物,其发行也须遵循国家关于
[简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出版活动中的社会效益是指有益于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出版成果,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出版经营获得的经济收益。。两者之间是彼此矛盾的对立关系,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冲突。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必须自觉地正确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放在首位,多出精品力作,少出以致不出平庸之作,   杜绝精神毒品和文化垃圾,决不允许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片面追求一时的社会效益。   出版物有其特殊属性,它的社会价值更重要地表现在经济效益上,它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早在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即已指出:“社会主义出版工作,首先要注意书、报、刊影响精神世界和指导实践活动的经济效果,同时要注意出版物作为商品出售而产生的社会效果。”那些使出版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单位,有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正确地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两个效益可以兼顾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社会效益;在两个效益发生矛盾、难以兼顾的情况下,要权衡利弊后作出判断。这样,尽管在局部上、在短期内,经济效益可能受损,但在整体上,在可持续发展上,由于有讲究质量的优势,他们的出版物销售情况良好,社会效益会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提高,从而实现了两个效益的结合。
[简答题]

审稿题:审读短稿,并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现阶段我国出版工作的主题,是繁荣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文献。
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足编辑、复制和发行工作。人类通过智力劳动创作的各种作品,都可以成为出版活动的前提,出版物则是出版活动的成果。编辑人员要对作品进行改编,使它优化和增值,从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编辑人员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出版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服务”的方向。出版业首先要讲社会效益,但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出版活动中的社会效益是指有益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出版效果,经济效益是通过图书销售等获得的经济收益。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对没有经济效益或者没有社会效益作品的都不能出版。在出版物编辑工作中,每个编辑人员都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即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设汁质量和复制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简答题]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出版物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等。其中,图书是主要以印刷方式复制的,以纸介质为载体的,可以重印的连续出版物。图书、报纸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均为纸介质出版物,均需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一般可以再版或修订。 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中,编辑人员主要承担着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的双重任务。因此,编辑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其中,职业素质由出版理论修养和编辑实务经验构成,表现为职业追求和职业作风。编辑的职业追求是一种文学艺术的追求。在策划选题与组稿时,按照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从文化选择的角度组织作品。在审稿和加工整理时,按照社会对精神产品价值取向的根本要求,对出版物进行审识鉴别、筛选优化。编辑还应该具有一丝不苟、严谨求是的职业作风。面对稿件,编辑必须全神贯注,不放过一个疑点,先对稿件作编辑加工,再进行审稿,努力消灭一切差错,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出版物的质量是出版单位的生命线。因此,我国从事出版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应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向社会提供内容和形式质量都有保证的出版物。
[简答题]

审稿题:审读短稿,并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图书编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加工整理.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做好编辑加工整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图书成品的质量,而且编辑和校对人员在工作实助中也能够发挥创造性。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整理,必须遵循两项原则:一是“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二是“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 编辑加工整理是对书稿正文的内容作进一步审视并加以完善。 编辑加工整理首先要消除稿件中思想性方面的差错,更改作者观点。虽然在审稿环节已经从微观上注意防范和消除了这类差错,但难免遗漏个别细微之处,因而编辑加工整理时还要特别从宏观上注意审改。一般而言,涉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理论观点、民族关系 宗教信仰、统战工作、港澳台问题和对外关系的论述以及外国国名、地图中有关国界线的画法,都比较容易出思想性差错;在分析社会思想状况、评述伦理道德、论证价值观念等方而,较容易出现政治性差错。原稿若出现这些方面的问题,编辑要立即动手一一改证,从而使稿件中的基本观点能够准确地表达。 其次还要订正事实材料,纠正科学性、知识性方面的差错。一般来讲,社会科学方面的稿件较易出现史实性差错,如“李大钊1929年就义于北平”错成了“李大钊1927年就义于北平”;而自然科学方面的稿件除了易出现数据、计量单位、公式、计算方面的差错外,在介绍、评述学科发展背景的部分也常会出现史实性差错,如将16—17世纪的波兰物理学家伽利略误写成“法国科学家”。编辑一定要勤查各种相关工具书,核实稿件中提及的事实材料,避免图书成品中存在张冠李戴、指鹿为马、引文不实等科学性或知识性差错。 再次,最重要的工作是改正稿件中语言文字、逻辑以及标点符号方面的差错。一是消灭错字和别字。所谓“错字”。是将彼字刚为此字;所谓“别字”,则是字的本身形体有错。二是纠正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繁体宁、异体字的使用,对异体词也应尽量使用推荐词形。三是纠正漏字和多字。四是删改生造词语。五是发现并改正偷换概念、句子结构不完整等语法错误和词语搭配不当、自相矛盾等逻辑错误。六是改正使用得不规范的标点符号。
[简答题]审稿题:审读选题报告,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不妥或缺漏。(本题20分) 某出版社法律读物编辑室助理编辑张强撰写了一份图书选题报告交给编辑董萍。请你代董萍审核该选题报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退张强修改。 关于丛书《让法律走进大众生活》的选题报告前不久,媒体报道我国表彰了一批长期致力于普法宣传的有功人士,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我对相关背景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广大农民一般对法律懂得较少,惯于按老传统处事,由此引发的法律纠纷很多。为了向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特建议出版一套丛书,专门向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丛书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处理矛盾纠纷的能力,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丛书以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为读者对象,包括五种图书,涵盖民法(尤其突出婚姻家庭、经济合同、遗产继承等方面)、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主要法律领域。全套丛书采用案例加分析的体裁,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件的细致分析,讲明法律知识。丛书中的每种书分别选择当前农村生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30~40个。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时,针对农民出于传统习惯而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作深入浅出的解释。 丛书中各书的篇幅不要求一致,每种大致上为13万~15万字。为使各书的厚度基本相等,有的采用正32开本,有的采用大32开本,均为骑马订装。考虑到广大农民的购买力现状,本丛书的售价应该比较低廉。为此,宜用定量为52克/米2的胶印书刊纸印制书心,用定量为80克/米2的书皮纸印制封面。正文采用疏排版式,案例部分用15级宋体字,讲解部分用15级黑体字。 目前图书市场上有不少法律知识读本,但大多是仅从理论上阐述法律的基本原理或解释法规条文,并且基本上都是笼统地以社会公众为读者对象,细分度不够。本书专门以农民为目标读者,并且所提及的事件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就较易为农民所接受。 本丛书拟请不久前荣获“杰出法学家”称号的埔江大学法学院院长沈建明教授主编,并由其选择合适人员组成编写组。沈教授及其带领的教师团队近年来有多部学术著作出版,并擅长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法律知识,曾分别到各地作法律知识普及报告上百场次,受到广泛欢迎。由沈教授担纲并落实各书作者,一定能够编写出符合要求的书稿。 如果本选题能够列选,拟请作者在1个月内完成书稿并由主编对全套丛
[简答题]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我国的出版活动历史悠久。早在纸张发明之前,就有雕版印刷的书籍。继印刷术之后发明的纸张,使书籍有了新的载体材料,促进了出版活动的发展。在出版活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曾出现各种类型的出版机构。到20世纪初叶,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成为我国出版业三大巨头,北京成为我国的出版中心。但是,当时的出版物种类还不多,品种也较少。现代出版物分为六大类。六大类出版物中,历史最长的是图书,在图书以后出现的是报纸和音像制品,后来又出现了期刊、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历史最短的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各类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内容信息和出版方式不同。例如,互联网出版物在发行过程中随时可以按需复制,而图书的复制数量应在发行前确定。
出版物的生产由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两个阶段构成。精神生产过程生产出版物的内容,物质生产过程除了形成出版物的物质形式外,还能把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在出版物的物质生产过程中,编辑要进行创造性劳动,使作品得到优化和增值,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说,自审稿起至样品检查止的编辑工作全过程,也是编辑充分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的过程。
出版活动能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要求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追求经济效益。出版单位必须坚持“规模效应第一”的原则,通过整体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精品出版物的不断积累而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既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能够持续发展。


[简答题]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出版物兼有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两重属性,而物质产品属性是其本质属性。这两重属性相互依存,构成统一关系,从而使出版物成为出版活动的产品。
出版物的使用价值在于其蕴含的精神文化内容,而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的都是精神产品流通工作,所以在出版活动中,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譬如,编辑人员根据社会需求,依照一定的原则策划选题、组织作者创作并对作者创作的作品进行审读和加工整理;作品经过编辑人员加工整理,一些观点得到改变,内容得到优化,从而更加符合社会需求。技术编辑人员对出版物载体进行整体设计,能使作品在内容上有所增加,在形式上更加适合消费者使用。校对人员则可对编辑工作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出版物的质量更加有保证。
我国从2002年起实行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制度,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目的就是为了切实保证出版物的生产质量。根据国家规定,凡在出版单位从事出版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必须在上岗前取得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并按有关规定办理登记手续;取得初级职业资格的人员,可以受聘担任助理编辑、助理技术编辑和一级校对;担任责任编辑、责任技术编辑或责任校对的人员,必须具备出版专业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
出版物的物质生产包括制作样本、批量生产复本和输入市场三个环节,通常由印刷复制单位根据出版单位的要求具体完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出版活动要素之一的发行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出版物的总发行、批发和零售中,任何一次交易过程,均由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个环节构成。


[简答题]校对题:按照原稿改正校样中的错误,若认为原稿有错,用黑色墨水笔以校对质疑的方式指出。(本题20分) 【原稿】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在气象学上,台风和闪电都属于灾害性天气。世界上每年因台风、闪电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十分严重。   在我国,每年的5——10月是东南沿海遭受台风袭击的高频季节。这一时期,内陆地区雷击也较多发生。      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会怎样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台风,本己严重的全球水荒就会进一步加剧。台风这一热带风暴的存在,为人类带来了大量的淡水资源。据测算,一次台风登陆时能带来几十亿吨降水!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降水量,往往要占各地区全年降水总量的25~30%!      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会更不均匀。赤道地区太阳光照强烈,气候炎热,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一地区的热量,热带就会更热,寒带也会更冷,而温带则将从地球上消失。   假如没有台风,地球将失去热平衡。台风产生于高温高湿海洋环境,在它的移动过程中,大风(最快时速可达300千米)将低纬度的热量和水汽带到中高纬度地区,从而形成了南北之间水热交换,以维持全球“海-气系统”的热平衡。      专家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海上发生台风时巨浪会卷起深层海水,这些从深层上翻的较冷海水能使上层水温下降三四摄氏度,同时,台风带上来的深层海水中的营养物质还有利于海洋表层浮游藻类的繁殖,为海洋鱼类提供间接食物来源。      如果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劳的“清洁工”。雷电交加时,空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变成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但不臭,而且还能吸收大部分宇宙射线,使地球表面的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闪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又可杀死大气中90%以上的细菌和微生物,从而使空气变得更加纯净而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将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约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10万千瓦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另外,大气中还含有78%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的游离氮。闪电时,电流高达10万安
[简答题]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本题20分)
在出版活动中,出版物的选题策划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出版物产品制作阶段的中心环节。所谓选题,是指对出版物内容和形式等的总体设计。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由于不少稿件都始于编辑主动策划的选题,所以编辑对选题策划要认真对待,一旦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而形成了成熟的想法,就要进行下一个步骤的工作——组稿,以免贻误战机。策划选题的最基础工作是多编辑加工一些稿件。全面掌握了编辑加工稿件的技能,就能策划出售广大读者欢迎的畅销书和常销书。
为了做好选题策划工作,编辑应十分重视市场调查。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出版物,就应该出版什么样的出版物。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编辑要竭尽所能,尽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对而言,策划原创性的选题较难,而策划模仿性的选题较易。受人追捧的“热点”选题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效益,而“亮点”选题则未必能够亮到最后。因此,多出版一些已经在市场上得到检验的出版物,少出别人不出或少出的出版物,是出版物选题策划的最佳策略。


[简答题]案例分析题九(本题20分,本题为选答题,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八(本题20分。本题为选答题,在案例分析题八、案例分析题九中应选一题作答)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钢铁的A股上市公司,其母公司为XYZ集团公司,甲公司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市场竞争力,多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成功进行了同行业并购,迅速扩大和提高了公司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奠定了公司在钢铁行业的地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一系列并购过程中,甲公司根据目标公司的具体情况,主要采取了现金购买、承债和股份置换三种方式进行。甲公司的三次并购过程要点如下: (1)收购乙公司。乙公司是XYZ集团公司于2000年设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其主营业务是生产和销售钢铁。甲公司为实现“立足华北、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发展战略,2007年6月30日,采用承担乙公司全部债务的方式收购乙公司,取得了控制权。当日,甲公司的股本为100亿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为120亿元,留存收益为50亿元;乙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为0.6亿元(公允价值为1亿元),负债合计为1亿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并购完成后,甲公司2007年整合了乙公司财务、研发、营销等部门和人员,并追加资金2亿元对乙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乙公司产品技术等级并大幅度扩大了生产能力。 (2)收购丙公司。丙公司同为一家钢铁制造企业,丙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支付现金4亿元成功收购了丙公司的全部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2亿元,公允价值为3.5亿元),取得了控制权。并购完成后,甲公司对丙公司引入了科学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先进经营理念,同时追加资金3亿元对丙公司钢铁的生产技术进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丙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收购丁公司。丁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铁矿石的A股上市公司,丁公司与甲公司并购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2009年6月30日,甲公司经批准通过定向增发1亿股(公允价值为5亿元)换入丁公司的0.6亿股(占丁公司股份的60%),控制了丁公司。当日,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亿元。甲公司控制丁公司后,向其输入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进一步完善了丁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规范运作水平,使丁公司从2009年下半年以来业绩稳步攀升。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分别指出甲公司并购乙公司、丙公司和丁公司是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逐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