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5 11:27:51

[多项选择]下列诗词,借秋景抒情的有______
A. 陶渊明《饮酒(其五)》
B. 李白《行路难(其一)》
C. 柳永《八声甘州》
D. 李清照《声声慢》
E. 辛弃疾《摸鱼儿》

更多"下列诗词,借秋景抒情的有______"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下列诗词语句中,借比喻抒情的有( )
A.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C.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D.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E.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多项选择]下列《蒹葭》诗句中,属于借事抒情的有()。
A. 白露为霜
B. 溯洄从之
C. 白露未晞
D. 溯游从之
E. 白露未已
[多项选择]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借举止抒情的有()。
A. 回看血泪相和流
B. 到此踌躇不能去
C. 春风桃李花开日
D. 孤灯挑尽未成眠
E. 在地愿为连理枝
[单项选择]下列《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句中,借景抒情的是()。
A.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B.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C.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D. 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名词解释]政治抒情诗
[单项选择]在元代画家的笔下,花鸟画已经成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途径,这种发展无疑丰富了花鸟画的内涵。发展至明清时期,许多花鸟画家更把家国观念、道德品评、祈求幸福等传统的人文精神寄托于画中,有些画家甚至将花鸟内容个性化,借以表达喜怒哀乐。因此,画家创作时重视追求境界多于形似,因而特别讲究笔墨运用,注重意境。他们不把绘画称为“画画”,而叫“写画”,确实有其原因。
这段文字意在()。
A. 比较元代和明清绘画技法的不同
B. 叙述古代花鸟画的演变过程
C. 解释“画画”和“写画”的区别
D. 强调明清花鸟画的创作更加注重意境
[单项选择]风貌通讯的写作特点与要求有:着力反映变化;富于知识和情趣;借景抒情,写出感受;以及______。
A. 富于浪漫情趣
B. 描述事物特征
C. 场面恢宏
D. 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
[单项选择]《牡丹亭·惊梦》中的【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一曲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是历来______的名曲,______可与唐诗宋词的名作媲美。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传诵 直至
B. 传诵 简直
C. 传颂 直至
D. 传颂 简直
[单项选择]将感情渗透在写景、叙事、说理之中,边叙述边抒情,边描写边抒情,这种抒情方式叫做( )
A. 间接抒情
B. 直接抒情
C. 寓情于景
D. 借景抒情
[单项选择]诗词:歌赋
A. 文治:武功
B. 兵荒:马乱
C. 天文:地理
D. 琴棋:书画
[简答题]简述抒情语体的特点。
[简答题]举例说明抒情的策略。
[单项选择]定义: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来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们的军旅生活,或抒发将士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典型例证: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简答题]抒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简答题]简述戴望舒诗歌的抒情特征。
[简答题]简述抒情作品创作的一般原则。
[简答题]论述中西文学的抒情传统的差异。
[单项选择]构成抒情作品的首要条件是( )
A. 丰厚的积累
B. 合理的想象
C. 真实的情感
D. 卓越的技巧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