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1-03 00:39:35

[单项选择]以概括性导语为主体,让新闻事实排列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新闻稿结构属于( )
A. 倒金字塔结构
B. 顺时结构
C. 并列结构
D. 金字塔结构

更多"以概括性导语为主体,让新闻事实排列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新闻稿结构属于( "的相关试题:

[简答题]依据下述新闻事实材料,写作一篇综合消息。【要求:新华社电讯;4月21日发稿;采用叙述式新闻导语;新闻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字数:700—800。】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结古镇是玉树州首府,也是地震震中。地震造成结古镇地区85%以上民房倒塌。当时已知造成400人死亡,上万人受伤。这是2008年汶川“512”8.0级地震之后,我国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中国地震局原首席预报员孙士綋分析称,青藏高原本身是多地震的地区,很多专家将这一地区称为“三江地震带”,是活动水平比较高的地区。1996年曾经在金沙江的东南段发生过7.0级地震。根据资料显示,300多年以来,距离本次震中200公里范围内,青海地区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6次。其中,有两次发生在玉树。一次是1738年2月23日,6.5级,另一次是1979年3月29日,里氏6.2级。“从地理位置上讲,由于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边缘地带,青藏区域发生地震的概率的确较高。”上海地震局专家说。玉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最东部,境内平均海拔4493.4米,最高点6600多米。空军立即启动应急指挥机制,投入救援的伊尔-76运输机,14日13时13分第一架、13时21分第二架、13时27分第三架相继起飞。玉树大地震发生后,交通运输部立即调集抢通机械和技术人员,组织200多人的抗灾突击队,第一时间奔赴震区,全力开展受损道路的抢通保通工作,14日14时,通往灾区的公路已经陆续恢复通车。23时,在玉树地震现场参与救援的武警官兵已救出3600多人,救治伤员980余人。部队官兵主要用手刨、铁棍撬的方式奋力进行救援。 4月15日,出访的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前回国。胡锦涛说,在这困难时刻,我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推迟原定于4月22日至25日对文莱、印尼和缅甸的正式访问。15日下午,温家宝飞抵玉树地震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指出,当前抗震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15日13时40分,5岁的藏族小姑娘卓玛独自面对30小时的黑暗,奇迹般地生还,被送到解放军第四医院的医疗点。她是十几名战士花了近1小时,在她家的废墟里,用手一点一点清除所有的覆压物而救出的。45岁
[单项选择]评述式导语中,对新闻事实的意义加以引申和评论时,表述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记者直接发表评论;二是______。
A. 由编辑直接发表评论
B. 让新闻里的人物来议论
C. 由第三人直接发表评论
D. 让新闻背后的人物来议论
[多项选择]新闻活动认识主体是指参与新闻活动的各类人员,具体包括( )
A. 新闻传播者
B. 采访对象
C. 编辑对象
D. 新闻接收者
E. 新闻研究人员
[单项选择]导语中进行今昔、新旧、正反、是非、优劣、得失等两相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以突出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被称为______。
A. 对比式导语
B. 并列式导语
C. 描写式导语
D. 评述式导语
[不定项选择]在证明的种类中,证明主体根据已知事实查明案件事实的活动被称为()。
A. 行为意义上的证明 
B. 结果意义上的证明 
C. 自由证明 
D. 严格证明
[单项选择]导语中将叙述与议论交织在一起,用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方法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进行分析或解释,它被称为______。
A. 叙述式导语
B. 概括式导语
C. 评述式导语
D. 描述式导语
[简答题]依据新闻导语写作的“双重任务”,简要分析下述导语。 新华社萨奥兹杜尔克斯(意大利)2月23日体育专电(记者 徐征 高鹏 丁莹) “北海有鱼曰鲲,化而为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在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赛场,从未获得过世界大赛冠军的中国小伙韩晓鹏,横空出世,用自己完美的飞翔向世人演绎了“鲲化为鹏”的中国神话。
[简答题]依据新闻导语写作的“双重任务”,简析《阿房宫考古新发现》的导语。 本报西安12月5日电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形象地描绘了秦阿房宫的恢弘。阿房宫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建筑之一,但两千年过去了,阿房宫到底什么样却没人能说清楚。 去年10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与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阿房宫考古队,首次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系统勘探和试掘,经过一年多的工作,秦阿房宫逐渐露出了其真实面貌:前殿遗址夯土台面积达54万多平方米,一组完好的秦代屋顶遗迹被发掘出土,前殿三面有墙的记载得到验证,前殿南有广场的说法被否定,勘探发掘中未见到被烧过的痕迹,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因而受到质疑,勘探发掘中没有发现瓦当甚至瓦当残块可能说明阿房宫并未完全建成。 这次勘探和发掘表明,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夯土面积达541020平方米,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夯土基址。通过对夯土北缘试掘发现,最高处有夯筑宫墙,墙的一侧或两侧有倒塌的瓦片等建筑堆积,说明宫墙上当初是有建筑存在的。前殿的南部,在秦代原始地面上均发现有三层路土向北深入到夯土台基中。由此看出,前殿南有广场的说法是不成立的。《长安志》上记载,阿房宫的东、西、北三面有墙,南面没有,这次勘探试掘发现了北墙的存在,南面直接是夯土台面,没有墙,东、西墙所在地被现代村庄湮没无法发掘,但调查得出也有墙存在,说明这一记载真实可信。 这次勘探发掘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在前殿夯土台基南3米处发掘出一处保存完好的秦代屋顶遗迹,原始而又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了秦屋顶建筑中筒瓦与板瓦的结合方式。残留的铺瓦及瓦片范围东西长3.06米,南北宽3米,距地表约1米。屋顶铺瓦,由西向东筒瓦存6行,板瓦存5行,筒瓦长46—54厘米,板瓦长58—62厘米,从纹饰和造型看,均为典型秦代瓦。 曾经传说项羽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在这次勘探和发掘中,没有发现大火烧过的任何痕迹。另外,瓦当是秦汉建筑中经常见到的东西,但在这次勘探和发掘中却没有发现一个瓦当甚至瓦当残块,整个前殿的夯土台面也比较平展,由此可以推断,阿房宫前殿可能在做完夯土台基后没有真正建成。
[简答题]课堂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开头语好比是新闻的导语,设计得生动形象,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便有个良好的开端。课堂导入法多种多样,请设计一种以诗歌为开端的导入环节。
[简答题]根据下面材料制作新闻标题和导语(标题10分,导语15分,共25分) 翻查重庆市的CPI(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纪录,今年1—10月,CPI指数已经达到4%,突破了年初设定的3%调控目标。而刚刚更新的11月份数据,再度将这个刚刚创下的纪录改写:统计显示,1—11月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4%,低于全国0.2%。 此外,一贯被看作CPI先行指数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在今年1—11月,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4%。这一指数的上升将直接影响到下游产业和产品的成本和价格的提高。专家分析,PPI的上涨主要受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影响。 “食品价格是推动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回升并创下新高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相关人士分析,食品价格上涨推动消费品价格总水平回升,其对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影响程度高达93.6%。
[简答题]新闻写作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如何用事实说话
[简答题]结合实际分析新闻活动认识主体的选择性。
[单项选择]被许多西方新闻学著作奉为“第一代导语”楷模的导语是由谁写下的______。
A. 莫尔斯
B. 杰克·海敦
C. 麦尔文·曼切尔
D. 约翰·唐宁
[单项选择]在制作标题的四个步骤中,把新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提炼出来的步骤是______
A. 命意
B. 立言
C. 读稿
D. 修正
[多项选择]下列各主体中,( )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A. 行政机关
B. 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公务员
C.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D. 权力机关
[简答题]新闻客观性原则反对对事实作主观.任意的解释和议论。
[多项选择]目前我国新闻单位职工工资的主体是( )
A. 基础工资
B. 职务工资
C. 工龄工资
D. 结构工资
E. 级别工资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