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培训考试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4-02-19 22:08:42

[单选题]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一诗称赞的诗人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庾信
D.鲍照

更多"[单选题]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一诗称"的相关试题:

[单选题](2020年真题)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一诗称赞的诗人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庾信
D.鲍照
[单选题]“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描写哪一位诗人的写诗风格?(  )。
A.杜甫
B.李白
C.王维
D.白居易
[单选题]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精神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的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官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君爱国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君爱国”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诗人所遵循的原则。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称杜甫“圣于诗者”或“诗圣”的根据的一项是()。
A.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很高,人们视之为“集大成”者
B.杜甫写诗技艺很高,无体不工、无美不备
C.杜诗中“忧国忧民”精神是诗歌界主流理论
D.杜诗中有伦理价值思想,儒学内涵丰富
[单选题]天宝三年(744年),杜甫在洛阳见到了李白,时李白43岁,杜甫32岁。下面是模拟的二人对话: 杜甫:“昔日无由得见贤兄,今日一见,幸甚!” 李白:“子美兄此言差矣。听闻尊府前些日修饬一番,自当是华彩焕然,不知能否一临?” 杜甫:“兄长过谦了。如能驾临,寒舍自是蓬荜生辉!” 以上对话中,用语不当的一项是:
A.贤兄
B.子美兄
C.尊府
D.寒舍
[单选题]在学到杜甫的《春望》的时候,有同学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是杜甫夸张的写法,哪有人看见花就哭,看见鸟就受惊呢。下列教师评价中,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
A.你的理解不正确,下去再好好想想。
B.真的吗?再好好考虑考虑。
C.诗言志表情,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看看这两句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是什么呢?这样你还会觉得夸张吗?
D.对于同一部作品,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解,你的理解也是正确的。
[单选题]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A.沉郁顿挫
B.自然飘逸
C.质朴自然
D.绮美艳丽
[判断题]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A.正确
B.错误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杜甫《登高》时,让学生举几个杜甫的诗句,下列正确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D.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单选题]下列诗句作者是杜甫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春潮带雨竟来意,野渡无人舟自横”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杜甫所著的是( )
A、《新婚别》
B、《长恨歌》
A.

B.《登高》
C.

D.《石壕吏》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