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题目详情:
发布时间:2023-10-06 10:37:28

[单项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是()
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②弘扬载人航天精神
③开展学雷锋活动
④拜金主义
⑤"一切向钱看"的思想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⑤

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的相关试题:

[多项选择]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
A. 实践特色
B. 理论特色
C. 民族特色
D. 时代特色
[单项选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学习和弘扬青藏铁路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团结奋斗。之所以要学习和弘扬青藏铁路精神,是因为()
A. 民族精神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B. 民族精神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C.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 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
[多项选择]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的一体建设。
A. 法治环境
B. 法治社会
C. 法治政府
D. 法治国家
[多项选择]()和制度自信等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
A. 道路自信
B. 发展自信
C. 文化自信
D. 理论自信
[单项选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种自信源于()
①中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华文化具有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单项选择]

经历了“好”与“快”的博弈、“进”与“退”的抉择,“速度深圳”选择了割舍,不再以GDP论英雄,注重民生净福利,注重公民的文化权利,“速度深圳”矢志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演变。为推动上述演变需要政府()
①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②更加重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③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④重视推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项选择]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表现在()
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③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综合国力提高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简答题]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来愈凸显。文化软实力对内要解决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问题;对外要解决阐释力参与力问题。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基因身份证”。一个社会如何才能有活力?从最基础来看,物质利益是一个社会往前走的动力,但是当物质利益满足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起作用的就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价值追求了,只能靠文化来产生。对外要解决阐释力。要对国际社会解释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当性,靠什么解释?意识形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把文化的全部功能属性发挥出来,多层面、全方位去“风雨化人”。其次是解决参与力问题。现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世界文化百花齐放中争奇斗艳的一枝奇葩,更要成为世界文化演进中大有作为的参与者,为世界文化注入“中国元素”,提供“中国理念”。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提出建议。
[单项选择]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这是基于()
①文化日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②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文化的交融与交锋是文化竞争的重要表现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单项选择]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其表现在()
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华民族精神能直接产生催人奋进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④弘扬民族精神可以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单项选择]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表现在()。
①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
③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从而推动综合国力提高
④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单项选择]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湖南卫视举办的“快乐男生”大赛
②备受世界关注的朝鲜半岛问题第六轮六方会谈
③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在安徽合肥隆重开幕
④2008年贺岁大片《非诚勿扰》在全国热播
⑤来自香港各中小学的师生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齐唱《孔圣颂》,隆重纪念孔子2560周年诞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④⑤
[简答题]

案例:杭州“狗不理”包子店为何无人理?
杭州“狗不理”包子店是天津狗不理集团在杭州开设的分店,地处商业黄金地段。正宗的狗不理以其鲜明的特色(薄皮、水馅、滋味鲜美、咬一口汁水横流)而享誉神州。但正当杭州南方大酒店创下日销包子万余只的纪录时,杭州的“狗不理”包子店却将楼下三分之一的营业面积租让给服装企业,依然“门前冷落车马稀”。
当“狗不理”一再强调其鲜明的产品特色时,却忽视了消费者是否接受这一“特色”。那么受挫于杭州也是势在必然了。
首先,“狗不理”,包子馅比较油腻,不合喜爱清淡食物的杭州市民的口味。
其次,“狗不理”包子不符合杭州人的生活习惯。杭州市民将包子作为便捷快餐对待,往往边走边吃。而“狗不理”包子由于薄皮、水馅、容易流汁,不能拿在手里吃,只有坐下用筷子慢慢享用。
再次,“狗不理”包子馅多半是蒜一类的辛辣刺激物,这与杭州这个南方城市的传统口味也相悖。
(资料来源:北京三木广告公司编著《整合营销传播》,工商出版社,1997.9)

分析杭州“狗不理”包子店为何无人理?
[简答题]

中国移动开发和实施了“动感地带”品牌营销策略,“动感地带”目标客户群体定位于15岁到25岁的年轻一族。从心理特征来说,他们追求时尚,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好奇心强,渴望沟通;他们崇尚个性,思维活跃;他们有强烈的品牌意识,但对品牌的忠诚度较低,是容易互相影响的消费群落。从对移动业务的需求来看,他们对业务数据的应用较多,这主要是可以满足他们通过移动通信所实现的娱乐、休闲、社交的需要。中国移动据此建立了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特征的品牌策略组合;动感的品牌名称、独特的品牌个性、炫酷的品牌语言和犀利的明星代言,不仅满足了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迎合了他们的消费特点和文化,更是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现代生活与文化方式,突出了“动感地带”的“价值、属性、文化、个性”,将消费群体的心理情感注入品牌内涵。由于市场定位准确,策划精妙,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请结合案例,分析以下问题。

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品牌营销策略运用了消费者行为学中的哪些理论,并简要介绍这些理论。
[单项选择]

“吃好饭,有戏看”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比经济,比文化”是国家、民族、地域之间竞争中永远的焦点。这要求我们()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③坚持对外开放,以先进的西方文化取代我国传统文化
④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单项选择]

历史上的不少文化现象、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依然保存在汉字中。比如,功亏一篑的“篑”字,是指装土的竹筐。古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要“九尺之高台”,一筐土都不可少,反映的是一种敬畏之心。这表明()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简答题]

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浙江经济发达,也是“鱼米之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经济开发较早。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184年),浙江就已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煮盐业、制瓷业也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到了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浙江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丝织、瓷器、造纸等手工业生产发达,……公元十世纪以后,浙江进入封建经济的繁荣时期,成为当时中国的富庶地区之一。农业生产不仅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经济作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丝织、制瓷、造纸、印刷和造船业等已居当时中国的领先地位。——摘自浙江在线
材料二:1887年,他(严新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一八九七年,据九月二十一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摘自《浙江近代史》
材料三:1949年,浙江省生产总值仅为15亿元,人均GDP只有72元。在GDP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68.5:8.0:23.5,属于典型的农业社会。2008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58元,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了20多倍(未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平均每年增长14%以上,连续24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中国经济网

结合所学的知识,试列举唐宋时期浙江著名的瓷窑。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鸡蛋价”到“白菜价”再到“冰棍价”,近几年,钢铁市场价格一路走低,走入了真正的“寒冬”。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仅为67%,较2010年下降15个百分点,比全球平均水平低约3个百分点,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状态。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说,未来五年将继续压减粗钢产能。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要重点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五大任务。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把“去产能”作为年度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并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当前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
材料二: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命题,其中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应成为两个重要的维度。所谓夯实硬底线,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社会保障底线,二是粮食安全底线。着手完善囊括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兄弟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减轻群众生活负担,给群众以安全感。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就要在战略上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所谓软投资,即推进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该着手推进资源领域的产权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和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引导民间资本广泛进入更多领域。同时,对现行的财税体制进行调整,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改革奠定制度基础。

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去产能”的必要性。

我来回答: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会员特权] 开通VIP, 查看 全部题目答案
[会员特权] 享免全部广告特权
推荐91天
¥36.8
¥80元
31天
¥20.8
¥40元
365天
¥88.8
¥188元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订单号: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重要提示:请拍照或截图保存账号密码!
我要搜题网官网:https://www.woyaosouti.com
我已记住账号密码